返回

窃璧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45、第四十五章(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太子半昏半醒,恍惚间听到有人说:“起来。”

声音是很动听悦耳的,熟悉得令太子胆寒。

他睁开眼睛,乍见灯光头晕目眩,一时看不清楚,待稳住身形,看见的却是一袭华丽的衣袍。

太子喃喃道:“父皇。”

他猛地反应过来,叩首在地,“父皇,舅舅自辅佐父皇以来一直忠心耿耿,请父皇明鉴!”他声音哑得吓人,又带着哭腔,这样尊贵的身份,眼下却狗一样地跪在皇帝身边,难免令人心生不忍。

皇帝道:“你说什么?”

“儿臣说舅舅是……”他还未说完,明丽华贵的衣袍已随着主人的动作朝内殿而去,太子哪里敢站起来,只得踉踉跄跄地膝行到殿中跪着,他连跪都跪不稳了,面上半点人色也无,看得旁人心惊肉跳。

皇帝随手翻开乔郁呈上的奏章,对这个心怀不轨的臣子愈发满意。

当他读到事关国体时甚至不由得笑出声来。

乔郁当真是无所顾忌,心狠至极,陈氏倒了他不甘心,还要搭上太子。

太子跪在地上,全然不知若有所思地望着他的父亲在想什么。

他微微抬头,只能看见高位之上的男人没被奏折挡住的小半张脸,皇帝眼睛漂亮得惊人,却不显阴柔,望过去,唯有不敢直视的尊贵。

太子踌躇许久,才道:“父皇。”

“为了你舅舅?”皇帝放下奏折。

太子道:“是。”

皇帝随意一瞥太子的脸,只觉自己这个儿子也算是好相貌了,陈皇后生得极美,性格温柔,太子的容貌七分像母,三分像父,只是这份温和忧郁放在闺阁女子中倒是绝色,落在世家子身上也能称之为风流,可惜放在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未来要做皇帝的太子身上就显得太不合时宜了。

皇帝有点好笑,道:“如果今日你舅舅谋反要杀了朕,然后让你做皇帝,你会不会跪在陈秋台面前,请陈秋台放过朕?”

太子几乎被皇帝这不加掩饰恶意的话问傻了,他下意识想说儿臣一定会,话到嘴边就变成了,“舅舅不会谋

反。”他一下反应了过来,“舅舅跟随陛下数十年,人品忠心陛下自然清楚,陛下……”

“陈秋台有个好外甥。”皇帝打断道。

夏公公都不敢听下去了。

太子平时性子好得很,如皇后一般,几乎能称得上懦弱无能了,怎么今日却,他暗衬道:还在陛下的气头上!

“可是朕没教出个好儿子。”皇帝语气骤然凌厉,“陈秋台谋反证据确凿,如此重罪,居然还劳烦得太子跪在这十几个时辰为他求情,太子啊,你是不是忘了,你先是朕的儿子,然后才是陈秋台的外甥!”

皇帝容不下不忠。

他自然容不下,在他看来,太子既然是他的儿子,那么就该忠于他,父皇父皇,既是父,又是皇,无论是做臣子还是做儿子,太子都该对他忠心耿耿!

“儿臣不敢。”太子重重叩头。

从皇帝的角度看去,他的儿子跪在地上,吓得脊背都在颤。

你看,多可笑啊。

皇帝觉得好笑极了。

这么个手无寸铁胸无韬略的青年人,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向他的皇帝父亲为自己被扣上谋反罪名的舅舅求情。

太好笑了,他难道不知道,此刻她连自己都保不住吗?遑论陈秋台?

皇帝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自己究竟要感叹太子对陈秋台的深情厚谊,还是可笑太子自不量力了。

皇帝轻轻地笑了起来,笑得太子如坠冰窟。

皇帝说:“太子啊,你知道你为何是太子吗?”

太子战战兢兢地抬头,道:“因为,因为母后出身世家,舅舅是父皇的伴读,又于国有功,所以儿臣才是太子。”

皇帝挑眉,“哦?”

“儿臣自知无才无德不似人君,本不堪为太子。”

皇帝脸上的笑彻底消失了,“不对,”他望着自己的儿子,“你说的不对。”

“儿臣……”

他还未说完,便收声。

皇帝走到他面前,道:“因为朕是皇帝,你才能是太子。因为朕愿意,你才能是太子。”如果他不愿意,陈秋台的妹妹也不会是皇后,如果他不愿意,太子当然不可能是太子。

太子好像一点都不明白。

他一味说自己无能,一味说自己是凭借皇后与陈秋台才成为了太子,可他怎么就不清楚,他所有的一切,都是皇帝给的。

他朝太子伸手,“起来。”

皇帝是先帝嫡幼子,养在贵妃身边,从小到大未曾受过一点苦楚,未曾有一点不如意。

这样的人也有一双骨节分明,修长秀丽的手,毫无瑕疵与茧子,指甲在灯下仿佛泛着珠光。

这怎么是活人的手?

太子定定地看着这支手,脑中突然升起了这样的想法。

他身上有灰尘,手上有在石阶上磨出来的伤,伤口已经结痂,但血还在,掌心上沾上的污渍还在,他怎么敢让皇帝拉他起来?

太子连声道:“儿臣不敢。”摇摇晃晃地自己支撑着起来。

皇帝收回手。

皇帝道:“你真想救陈秋台吗?”

太子低头,只道:“舅舅实在无辜。”

太子比他高了,但或许是太子在他面前常常低头下跪,或许他只在高高的龙椅上俯视群臣,他竟然第一天才意识到太子居然长这么高了。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