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淑萍看一眼李燕梅,笑笑:“我能干得了吗?这可是个露脸的活。”
李燕梅吃了一惊:“你不会不想来吧?你不会还恋着干人和小学的老师吧?这里的平台可是和人和小学不能比,你在人和小学见到的是你们村的大队干部,在这里经常见县领导,还经常见报见广播,我保证你来到这里会比在人和小学好。”
袁淑萍看着李燕梅说道:“那你陪着我见见你们领导,领导相中我,我就过来。我就怕这里再不要我,还不是这里差了那边抹了,我回去再干不上人和小学的老师了。”
李燕梅拉着袁淑萍:“说吃就捯,走,我就领着你去见领导,不试怎么知道。”
下午,袁淑萍要回去了,李燕梅送她到汽车站:“想不到啊,你这一试讲,领导马上相中了,连声说好。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你家里解放前骡马成群、肥田成顷。你家三叔给人说,你家在解放前日子好过,他被打成右派,从部队被打发回来,没想到你解说起来,还饱含着阶级深情,滚滚的热泪差点流出来,一下就打动了领导,哈哈哈。”
袁淑萍笑起来:“我可是中国共CD党员,我可是熟记党史、革命史,咱又是文艺积极分子,多次参加过文艺演出,看了你几次讲解,算是仅次于你李燕梅吧,哈哈哈。”
袁淑萍回到人和村后,辞掉人和小学的老师,一心要到县里的革命历史展览馆当讲解员,被我王大妗子阻拦,骂了她整整一天臭妮子,这好好的小学老师不干,几个弟弟妹妹在学校里正好照应,偏偏到县里去,就是心野,不知道给家里操心。
袁淑萍多次说过,虽然前路坎坷,但自己是一心想往外走,她不想当康秀云第二,不想一直在人和村干,她要出去闯一闯。她说,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是她自己跨出去的,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天的外在条件是一方面,关键还在自己。
以后的多少年,她的档案里、登记表上,一直记录着,她是 1968 年参加革命,1968 年入党。为此,她总是说,我是 1966 年入党,1967 年在县历史展览馆参加工作。
在鱼邑县革命历史展览馆当讲解员,也就是半年后,展览馆撤销,袁淑萍就到鱼邑县实验小学教学。
在鱼邑县实验小学教学一年后,鱼邑县实验小学解散,实验小学的学生被分流到运南、新民、老街小学,实验小学的老师各自回原来的工作单位。袁淑萍原来待过的革命历史展览馆解散,她就只好回到了人和村,又到人和小学教学,没有多久就当上了人北大队党支部副书记,那一年她才二十岁。
1971 年,鱼邑县实验小学恢复,各回原单位的老师们又回到了实验小学。
袁淑萍打起背包,准备回实验小学,被我王大妗子倚着门框挡住了:“臭妮子,这次可不能由着你的性子,让你再瞎折腾了,上次你走了,在县城折腾了几个来回,有什么用,还不是灰溜溜地回来了。”
袁淑萍说:“那不是赶巧了吗,碰巧实验小学撤销,这再恢复,就不会撤销了。”
我王大妗子大声哼了一声:“你说什么我也不让你走,你在家多好,是官强似民,你这在人和村麻利地入了党,还当着大队干部,这还不是干早呢,你看看康秀云,她什么时候干过地里的活,三天两头地到县里公社开会,看起来多风光。咱人和村可没有几个女党员,除了康秀云,就你一个女干部,全家都跟着光荣,你到了实验小学,不还是一个老师吗,人和小学的老师你不是还干着吗。”
我栋表哥眼泪巴巴地看着袁淑萍说道:“就是,就不能让我大姐走,大姐走了谁给我理发啊。”
袁淑萍在人和小学时,自己买了一套理发工具,下课放学后少不了给上学的弟弟妹妹们理发,这也是弟弟妹妹们永远的记忆。
我贤表哥忍不住插话说:“给你理个发还能耽误了?咱姐去实小又不是不回来,每个星期天她就回来,回来不就能给你理发了吗?我就想着咱大姐去县城,我也能去县城找她玩。”
我广中舅抽着烟,脸上带着笑意:“还是出去,还是出去好,我在外面几年,外面长见识、成长快、有前途。”
我大妗子一口怼道:“出去有什么好?你丢下我们娘几个出去了,混了几年,结果把你的脑子混糊涂了,还不是灰溜溜地回来了。就你那个棉厂,说是让你先回来,到今天多少年了,也不通知你再恢复工作,还不如鱼邑实小呢,说恢复就恢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