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 年正月里的一天,正是天寒地冻的时候,袁淑萍,也就是我凤桐表姐接到通知,让她喝过汤后,到人和村大队部找鱼邑县四清工作组组长耿位礼,有事要谈。
此时,正月十五刚过,鲁西南的夜晚,一片宁静而清冷。天空中,月亮如同白玉盘一般,高高悬挂,散发出明亮而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人和村,一切都变得似乎清晰可见。
走在村子里,可以听到踩在雪地上发出的“嘎吱”声。路旁的树上,积雪厚重,偶尔会因为重量过大而突然掉落,发出“啪”的一声。远处的田野上,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偶尔,会有狗吠打破宁静。
刚刚喝过汤,大街的两旁,家家户户荡漾着温暖的气息,不时有孩子的欢笑和大人的吵嚷声,回荡在人和村的东西大街上。路边,还有人家吆喝着捣腾烘篮,可以看到火盆里燃着的木柴,散发出火光和热气。
袁淑萍不由加快了脚步,有街头玩耍的孩子撞过来,又不好意思地喊着袁老师、袁老师,又矮身躲开了。
1965 年,袁淑萍在鱼邑一中初中毕业后,回到人和村,就在人和小学当老师教学,自然有很多孩子认识她。
刚刚小年过去,地里还没有活,不时有从家里出来的村民,互相打着招呼。农村的夜晚,虽然寒冷,但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这就是鲁西南农村那时的样子。
袁淑萍来到人和村最西头的大队大院,大院正北的大房间点着一盏煤油灯,隔着窗户,黄黄的一片,闪耀着温暖。
在门口站了站,掀开一个大大的布帘子,推门进去,里面,屋子的正中间有一个火盆,几个工作组的人正围坐着烤火,坐在正中央的那个人就是工作组组长耿位礼。后来,耿位礼当过鱼邑县政协**。
耿位礼站起来招呼着:“小袁,喝汤了吧,来,我和你谈谈。”
这时,围坐在一起的那几个男男女女站起来,说着:“我们到那边打牌。”说完,几个人端着煤油灯到东间屋去了,耿位礼又招呼袁淑萍坐下。
袁淑萍看看房间内:“耿书记,昨天过十五,今天你们就全都来村里了,工作够紧张的。”
火盆不大,但火挺旺,照着耿位礼黑黝黝的脸,他说道:“不紧不行啊,县里安排得紧,我们就要跟着县里的安排干。好在人和村的工作进展顺利,回县城给领导汇报过,县领导很满意,这要感谢你们人和村大队班子的配合,人和村村民的整体素质和思想觉悟还是高,尤其是广大的妇女半边天,在你和妇联主任康秀云的带领下,涌现出了多个先进人物,我代表工作组要感谢你。”
袁淑萍有点不好意思了:“耿书记,看你说的,配合你们的工作义不容辞,响应县委的号召雷厉风行,带领我们村的妇女责无旁贷,我们还做得很不够。”
耿位礼搓着手:“我就说嘛,袁淑萍不只是人和村的女知识分子,脱口成章,而且思想觉悟就是高。袁淑萍同志,现在我代表鱼邑县委派驻人和村临时党支部,正式通知你,我们工作组党支部经过研究,一致认为,根据袁淑萍同志的一贯表现,袁淑萍同志具备加入中国共CD的条件,一致通过,准备推荐你加入中国共CD,成为中国共CD预备党员。”
袁淑萍看着耿位礼,立时懵了,推荐我加入中国共CD,我可是还没有写过入党申请书啊,成为中国共CD党员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她没有忘记我广中舅在复程棉厂入党政审时候的遭遇,她没有想到这样的好事这么快落到自己的头上。
这时,火盆里的火一闪,袁淑萍像受惊了一样回道:“耿书记,成为中国共CD党员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早就立下誓言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明天我就把入党申请书交给你,请党组织考验我吧。”
袁淑萍从大队部出来,看天上,皓月皎洁,悬挂夜空,银色的光辉洒满宁静的人和村,村中间的大路两旁,古朴的土屋一座座相连,屋顶上全是皑皑白雪,越发显得低矮。大路上,刚刚玩杀羊羔,欢闹的孩子们被家里的大人喊走,呼啦就散了,显得大路越发空旷。
袁淑萍的心里热热的,加快了脚步,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
一个月后,袁淑萍成为了共CD预备党员,此时,她才十八岁。
半年后的一天,她到鱼邑县城找同学李燕梅玩,那时李燕梅正在鱼邑县革命历史教育馆当讲解员,见到我凤桐姐很高兴。
两个人聊了一会,李燕梅说道:“淑萍,我就要离开这里,我有新的工作安排了。你看这里,我的工作就是这样,就是这里的讲解员。你要是愿意来的话,我给领导推荐,让你接替我,你肯定能胜任。”
袁淑萍吃了一惊:“你跟领导推荐,领导是你老爸,还是你老公公啊?你说话管用?”
李燕梅的脸一红:“看你说的,我要是有老公公,你还能不知道?我连老公都还没有,谁知道老公公在哪里搂着老婆婆呢。我知道你口才好,普通话好,形象好,关键你不怯场,这点最重要。我跟领导推荐,保证没问题,最起码你比我的水平要高吧,肯定领导能看上你。再加上你入了党,你可是我们同学中的第一个入党的,正符合革命历史讲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