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之绿帽发放者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309章 王朝密码(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是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这皇帝一天到晚都在琢磨什么?

是了,皇帝本是心性纯善、敦厚温和之人,既然有这番颇有些“离经叛道”“不务正业”的想法,必然是受到身边人的影响,而这个“身边人”也只能是房俊……

秦暴政当道、横征暴敛,始皇帝骤然离世未能使得皇权平稳过渡,李斯、赵高扶持胡亥登基,且矫诏赐死公子扶苏,导致秦帝国中枢权力架构完全崩溃,加之六国覆灭之日未久,残留各地的六国贵族趁机兴兵作乱,九州板荡、烽烟处处,灭亡自然应该。

土地是什么?千古以来,所有的书本道理、生活经验都告诉人们土地就是生存的根本,再多的钱、再大的官都不能保证人的生存,唯有土地上栽种的粮食可以。

说到此处,他顿了一顿,喝了口茶水润润喉,精神有些振奋,能够给李勣上课的机会可不多……

李勣目瞪口呆:“将土地的作用……淡化?”

世家门阀在一场一场的天灾中发展壮大,百姓则在一场一场的天灾中家破人亡,官府甚至不能在其中起到半点有效的作用,因为双方都是按照契约办事。

李承乾兴奋的左手握拳锤了一下右掌心:“正是如此!”

每每想起这些王朝的覆灭,大都将问题归咎于末代皇帝或无能或昏聩或暴戾,认为只要不犯下那些错误,王朝自然能够长长久久、世代传承。

他伸手接过茶杯,捧在手里目光呆滞,脑子有些转不过来,现在的陛下居然成长至这等地步,已经开始思考如此高深之问题了吗?

谁会去思考其中的必然呢?

李承乾正襟危坐:“即位以来,朕每每思之以往王朝之覆灭,发现一个规律。王朝兴起之初,旧有的利益集团被打破,世代攫取的利益重新分配,这体现在天下的土地人人有份。百姓得到土地,只需努力耕作便能安身立命……于是,这个时期的王朝必然政局稳定、欣欣向荣,只要皇帝不是个傻子,往往盛世可期。”

汉朝末年皇权旁落,皇帝皆是冲龄继位、主少国疑,各地军阀趁机兴起,最终禅让于曹魏。

果然自己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的。

李承乾执壶给李勣斟茶,笑着说道:“夏商周以降,王朝兴灭、皇权更迭,无论是千古一帝的秦始皇,还是斩白蛇战霸王一统寰宇的大汉太祖皇帝刘邦,亦或是结束南北朝乱世的隋文帝杨坚……这些都是一代人杰,这几个王朝也都曾兴盛于一时,但最终的结局却都免不了灰飞烟灭。由此可见,对于王朝来说,必然有一个痼疾存在,若不能将之根除,则无论如何强盛一时的王朝都难逃覆灭之结局……英公以为然否?”

“呵呵,此间只你我君臣二人,坦诚以待即可,何必拿这种三岁孩子都不信的话来糊弄于朕呢?秦王嬴政一扫六合、统一神州,自认为功过五帝、德盖三皇,所以自称‘皇帝’,且由他而始称‘始皇帝’,其后子孙以二世、三世万世延续……然而诺大的秦帝国在秦始皇之后二世而亡,还有谁会相信那些万世不竭的无稽之谈呢?”

王朝兴灭、皇权更迭,土地兼并、乱世烽烟,这种事载于史册比比皆是,但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所想的也都是如何避免昏君祸国、奸臣殃民,贤臣如何诤谏、能吏如何治国,何曾有人去深思其中的规律与必然?

半晌,抬头见到李承乾目光灼灼,李勣问道:“陛下可是想到了打破这种轮回的办法?”

这个问题,李勣自己甚至从未想过。

灾祸之年,粮价暴涨,世家门阀以十倍之价格将粮食赊欠给受灾百姓,等到灾祸过去,年景变好,土地粮食丰收,粮价暴跌,百姓还债的时候发现要以赊欠之时十倍甚至百倍的代价去偿还……结果自然是还不上。

而粮食就是一切。

这如何淡化?

李承乾的脸上略有红润,目光有些狂热:“让世家门阀感受到土地并不是他们唯一可以追求的东西,亦或者,有着无穷无尽的廉价土地让他们去追逐,而不是将目光紧盯着百姓的那么点儿土地;与此同时,让百姓可以摆脱土地的束缚,使得他们即便失去土地也依旧可以活下去。”

“……”

李勣有些犯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无敌统帅头一回觉得脑子不够用,皇帝的话语他听得清清楚楚,但一个字都不懂。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