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之绿帽发放者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309章 王朝密码(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4309章王朝密码

李勣也沉默下来,他让李承乾提防房俊,是怕房俊以后操弄权柄革新变法动摇帝国基石,可直至眼下房俊除去在右屯卫废黜府兵制改用募兵制之外,并无其他逾矩之处。

人家还没干的事情,如何让皇帝提防?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古往今来君王治理天下的规范,君王制定政令,大臣负责施行,百姓黎庶听命而行,则天下大治也。若不安于现状,野心勃勃试图革新鼎器、重编吏治,必然使得天下纷纭、物议沸腾,动摇帝国根基。”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是孔子的话语,自汉以来,被历代君王奉为圭臬,作为执政之基础。

这话的意思很浅显,作为百姓只要听从统治者的号令即可,决不能让他们知晓“为什么”的,因为知晓“为什么”,就明白了王朝的本质不过是统治者依附于百姓身上敲骨吸髓剥削无度以供养贵族、官僚的奢靡生活……这谁受得了?必然天下大乱不可。

同理,所有的新政都意味着固有既得利益集团的崩溃,将他们的利益剥夺,转嫁给那些没有得到利益的人,而人的贪欲是无限的,既得利益者绝对不愿出让原本属于自己的利益,那些新得到利益的人更会得陇望蜀,意识到原来想要攫取利益也并不是不可能,只要变法革新就行了呗?

社会根基因此动荡,帝国基石有倾覆之忧。

故而,古往今来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变法革新之事深恶痛绝,国富不富、军强不强他们漠不关心,只知道社会秩序、权力架构不能变动,否则越来越多的人会对旧有的秩序发动挑战……

李承乾沉默的喝着茶水,面色沉静不见神情变动,忽然放下茶杯,抬眼看着李勣,问道:“英公乃国之柱石,文武双全,朕心中有一疑惑想要请教……你说,大唐之覆灭在何日?”

李勣很是意外,没想到大唐皇帝居然问出这样一个犯忌讳的问题……

百十年后,一切卷土重来……

要么卖田,之后租赁世家的土地沦为佃户;要么卖身,成为世家的奴仆……

“……”李勣依旧无言以对。

隋朝覆灭未久,隋炀帝横征暴敛历历在目……

于是,大家都有土地耕种,都有官职可当,都有买卖可做,政局稳定,盛世可期。

李勣彻底沉默。

他自己也是世家出身,如何不明白世家门阀赖以发展壮大的最初始手段呢?

对于百姓来说,一场天灾或许意味着家破人亡;但对于世家门阀来说,一场天灾,就是一场掠夺土地人口的盛宴。

还不上怎么办呢?

“呃……”李勣无言以对。

李勣默默颔首。

李承乾挪动一下身子,缓解一下麻痹的双腿,续道:“……一年一年过去,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不得不沦为世家门阀的佃户、奴仆,而世家门阀隐匿了这些土地、人口,不向朝廷缴纳相应的税赋……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盛世又成为前朝末世时候的样子。”

李承乾道:“其实很简单,所有一切都痼疾都在于土地之上,世家门阀、达官显贵拼了命的兼并土地,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夯实自己的根基;而百姓失去了土地便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本,这两者是针锋相对且绝对相背的……想要解决这个死循环,那就必须将土地的作用予以淡化。”

下面的话不用说,李勣自己也知道,百姓被逼的活不下去,只需一点点引子便会揭竿而起,烽烟烧便神州处处,无数枭雄在乱世之中应运而生,领导那些活不下去的百姓推翻腐朽的王朝,建立新的王朝。

但这个问题太过深邃,涉及到的学问很多,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只能含糊道:“大唐顺应天命、吊民伐罪,于隋末乱世结束天下混战,救万民于水火、解百姓与倒悬,自然国祚延绵、长盛而不衰。”

这下连李勣也忍不住好奇了,整了整姿态:“请陛下赐教!”

“但这样的好日子不会太长久,因为随着国家富裕、政局稳定,利益分配已经固定,底层上升的通道被彻底堵死。而天灾人祸是不可避免的,普通百姓或许可以通过勤劳耕作获取安身立命的机会,但抵挡灾祸的能力极为欠缺,往往一场大病、一场天灾便使得毕生之辛劳所得付诸流水。而这个时候,正是贵族放贷租赁以攫取土地、人口的好机会。”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