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和往事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四十一章 领着稻改(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广中舅说道:“其它村的情况我不知道,人北大队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村的土地大多围绕着村庄,根据土地布局,有三个排灌站就可以,一个是北门排灌站,一个是西排灌站,还有一个是南面最大的排灌站,这样可以分为三步走。第一步,先从村北排灌站开始,最后再啃最大的排灌站,村北的土地肥沃,只要有水,种水稻就没问题,只要老百姓看到好处,还不是一拥而上,我们就先从村北开始。当然,最主要的是资金问题,大队里资金虽然不多,但还有点,我们村还有果园,秋季收获也是资金的一部分,我还听说,凡是参加稻改的,县里都给予资金支持,我们公社要尽力向县里争取,这可是不要白不要的。”

这时,有人站起来,高举着手:“袁大队长,我们义和村跟着你干,我们先从村东、村北开始,从和你们人和村连着的土地开始稻改,义和村就和人和村摽起来干了。”说话的是义和村的大队党支部书记陈伟涛。

陈伟涛的话刚刚落下,有人说道:“义和村和人和村一样,都有大果园,秋后都有收益,我们村可啥都没有。”

陈伟涛看一眼那人,说道:“武大队长,话不能这么说吧,五年之前,我和袁广中力主扩大苗圃种植面积,你倒是跟着去了,我们拉回来几车树苗,你可是一分钱没花,你说地还要留着种庄稼吃饭呢。”

被叫作武大队长的低下了头,脸色通红。

陈书记站起来,喊道:“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都回去好好想想,袁广中、陈伟涛两位同志留下。”

整整开了一上午的会,大家早就已经疲惫,听到散会,都站起来慢慢出去,然后准备回家。

义和村的大队长范春东和西城村的范伟民走在后面,出来就在一起抽着烟。范伟民吐了一口烟圈,说道:“爷们,你们义和村和人和村又绑一块了,你们跟着他们搞苗圃成功了,这次你觉得怎么样?”

范春东摇摇头:“我们义和村的苗圃先有的吧?我们本来想着把苗圃全部改种粮食,结果人和村的人南、人北大队都建起了大型苗圃,不是因为别的,就因为袁广中在湖西时,他在商业系统多年,他有渠道处理果子。果不其然,他们的苗圃这几年也起来了,享誉苏鲁豫。就这个袁广中,你看不出来吗?哪一次来公社开会,书记和社长不要和他说说话?袁广中就是和我们不一样啊。”

范伟民点点头:“就我们一屋子开会的,谁能和他比?他是湖西军政干校毕业,解放前参加革命的干部,陈伟涛都是尊敬地喊他老袁,他的资格就是老啊。他讲话一套一套的,写起东西来洋洋洒洒,算盘打起来噼里啪啦眼花缭乱,我们这一帮土鳖可真没法和他比。”

范春东一笑:“看见了吗?陈伟涛就跟着袁广中走,绝对错不了,绝对有光沾。你看你们西城村,就是一盘散沙,你们的周书记早该退了,要是换了爷们你,你们村也不能老是落后。”

范伟民长长叹了口气:“看来,我只有看着你们先吃上大米了。”

我广中舅、陈伟涛跟着来到陈书记的办公室,陈书记没有犹豫,说道:“我这动员了一上午,嗓子都冒烟了,可就是没有效果,一个个就是抱残守缺,死懒不动。还就是你们两个大队,给我解围,不然我们公社的工作真要落在全县后面了。我们新砦乡这么好的自然条件,我可怎么向县里汇报啊。”

陈伟涛笑笑:“陈书记,我也是死懒不动的,我是听了袁哥的话,我才惊醒了。我们村就跟着人和村,人和义和不分家。”

陈书记笑了:“幸亏你跟着,不然你也沾不到光。我开会可不是空口放白话,县里给了我们一部分稻改启动资金,我把林社长喊过来,看看怎么支援你们两个村。你们俩是新砦乡稻改的急先锋,具有示范作用,我还能让你们吃亏?”

陈书记说完,走出办公室,陈伟涛捶了我广中舅一拳:“我就说跟着你老袁绝对吃不了亏,开会的有一百多人,二十多个大队,就咱俩留下了,哈哈哈,我们沾大便宜了。”

不大会儿,陈书记、林社长、我广中舅、陈伟涛又围在一起,讨论起来。

我广中舅说道:“县里用钱的地方多,给这些钱也已经不少了,缺口部分,我是这样想的,北山上有的是石头,可缺少的是劳力,还有就是没有船运过来。我们可以组织一百个男劳力到北山去,我们出劳力,干上一个月,干辅助工作、出力的活,北山那边肯定不会反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