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明媚,金阶辉煌。
一身绿色长袍,面色肃然的狄仁杰,迈步走上金阶,在通事舍人的引领下,进入到了乾元殿中。
“唐古拉山道中,共有三座关卡。”一名穿着黑色长袍,头戴幞帽的长者坐在右侧上首,认真的对着丹陛之上的皇帝说道:“这三座关卡虽然早年有建,但也不过疏漏而已,真正让吐蕃人重视起来的,还是十多年前战败之后。”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缓缓点头,他的目光扫见了刚刚进入殿中的狄仁杰,微微抬手指了指老人之后。
狄仁杰立刻拱手,然后在老人身后跽坐下来。
抬眼,狄仁杰看到了坐在对面的兵部侍郎韩瑗,微微躬身行礼。
韩瑗点点头,两人这才一起看向老者。
“吐蕃前任赞普,加上十多年前西昌州一场大败。”老者感慨一声,说道:“那个时候,吐蕃人最害怕的,就是大唐趁势杀入吐蕃,那个时候,毕竟先帝还在。”
老者不知道什么叫做忌讳,一切率口直言。
李承乾也没有怎么在意,点点头道:“窦翁多年来往吐蕃商路,对其知晓甚多,还请窦翁多言。”
坐在下方的狄仁杰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眼前这老者姓窦,而且皇帝称其为窦翁,应该是扶风窦氏的常年来往唐蕃商道的人。
扶风窦氏,是高祖皇帝太穆皇后窦氏家族,是皇帝的祖母的家族,关系自然不同寻常。
窦氏,长孙氏,还有苏氏,是这些年陇西世家的佼佼者,底蕴或许不如韦裴薛柳杨杜六家,但权势却要在其之上。
窦氏长盛不衰,长孙氏烈火烹油,苏氏蓄势待发。
三家都不好惹。
窦氏往来丝绸之路,是真正的陇西诸族的领头羊,而他们的商队,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吐蕃,都是受人尊敬的。
大唐不必多说,便是在吐蕃,窦家也是文成长公主的名义上嫡祖母一族。
“虽然后来陛下转身东向,但那个时候,吐蕃依旧在积极的修建唐古拉三关,关卡经由大臣娘·赤桑扬顿亲自主持,历时五年最终成型。”稍微停顿,窦姓老者面色凝重的说道:“娘·赤桑扬顿是松赞麾下的贤臣之一,逻些城,布达拉宫都是所负责建成的,所以这关卡并不易于。”
李承乾轻轻点头,松赞干布最早的时候手下的有七贤臣,但是后来有人被诬陷杀死,有人因无限他人被杀,有人逐渐退出权力核心,最后松赞干布只剩下四位贤臣。
而娘·赤桑扬顿就是其中之一。
窦姓老者抬头,有些担忧的看向李承乾,拱手道:“陛下,娘·赤桑扬顿虽然五年前便已经过世,但他所修建的关卡也非同一般,老奴曾经亲见一名奴隶在修建城池时暴死,吐蕃人直接将他尸体埋进城石之中。”
李承乾脸色一沉,人体虽然不如砖石坚固,但是人体的血液在很多时候却别有作用。
“那时是冬日,人刚死,便已经冻结了。”窦姓老者微微低头,面色略带恐惧的说道:“那人被填入城石之中,身体有一半探出了城墙,最后被人一刀薛成两半,血还没有流出就被冻住了。”
“那里的天气那么冷吗?”李承乾神上终于凝重起来。
“是!”窦姓老者点头,说道:“唐古拉山脉多数山岭高耸,崎岖难行,又有冰川横卧,几乎死境,只有唐古拉山口那条山道山势偏缓,还能通行,但最高处却也是和其他几处相差不大的,尤其秋冬之日,冰冷彻骨,难以通行。”
“高原瘴,冰川极寒,还有城池,最后还是向上仰攻。”李承乾看向一侧的韩瑗,问道:“韩卿,朕说的可对?”
“是!”韩援面色凝重的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这三道关卡若是如此,恐怕有如天堑,攻克艰难,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一旦时间迁延过长,消耗过重,反而容易被吐蕃人抓住机会,然后一举杀出唐古拉山。”
“吐蕃人不会甘心的。”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所以,轻易不要攻伐这三座关卡。”
“臣明白。”韩瑗点头,说道:“若是没有妥善之后,兵部不会让军前出兵攻关卡的。”
军前行事虽然由大将自决,但整体大策是要遵兵部之法行事,贸然而行,大胜倒也罢了,其他小胜,不败,甚至于大败,都是要被追究责任的。
李承乾侧身看向窦姓老者,问道:“窦翁,你继续。”
“是!”窦姓老者点头,然后继续说道:“过山势最高处往下,便是一路顺风,除了偶尔有暴雪冰雹不时砸下,实在是一路坦途,最后可抵达吐蕃那曲,一路四季温暖,如在洛阳。”
“此事臣亦听闻。”韩瑗点头,说道:“自松赞立国以来,吐蕃气候宜人,粮产充沛,又有贤臣明君,几有盛世之兆。”
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盛世可不会有将百姓充填城石之事。”
“是!”群人一惊,随即齐齐拱手。
李承乾抬头,说道:“自大唐立国以来,天下逐渐鼎盛,发展之势,还要在前隋之上,以朕来,吐蕃不过是沾了一点大唐发展的气运罢了,如今大唐君临,吐蕃虽然国祚地佑,但其行为血腥,行事莽撞诡诈,必不为苍天所容,灭国已是必然。”
“臣等谨遵圣训!”众人齐齐躬身。
“此事还是多加准备。”李承乾看向韩瑗,说道:“其他不论,但这引火暖和之物,却是必须多备,哪怕不会攻城所想,光是士卒冬日取暖,亦是必须。”
“臣等领旨。”群臣齐齐躬身。
“吐蕃此番攻伐大唐,多行不义,大唐灭国,需一份讨伐檄文。”李承乾抬头看向群臣,最后落在左侧帷帐之后的许敬宗,开口说道:“许卿,此事由你总领,秘书监,崇文馆,国子监,加上上官爱卿和裴卿,对了,叫上李义府,研磨一份出来,朕要用他昭告天地四方。”
许敬宗从帷帐之后走出,躬身道:“臣领旨。”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韩瑗道:“韩卿,你带着窦翁去兵部吧,关于吐蕃之事,诸般详情多多请教,大唐灭吐蕃,可不仅仅是灭吐蕃一事,其后还有治理诸般,事情繁杂,多用心些。”
“臣领旨!”韩瑗身体微微颤抖,然后沉沉躬身:“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