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八十五章 不测之祸(第二更)(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长孙无忌神色平静的再度提起酒壶。

光洁的壶壁倒映一抹微冷的炉火。

褚遂良微微躬身,同时有些颤抖的将酒杯前送。

一杯酒,倒了一杯。

看着杯中有些浑浊的酒液,红着脸颊的褚遂良,感慨一声道:“陛下为人难得的稳重,所以登基以来,四方诸事顺利的难以想象,但清理隐田和隐户之事不同,陛下之前虽做过一些尝试,结局也很好,但不过是因为他小心的没有真正触及更多世家的利益罢了。”

不仅如此,褚遂良看的很清楚,皇帝做事非常谨慎,他的目光也同样敏锐,能清楚看到事情会造成的隐患。

“然而,便是先帝在晚年时候也有些刚愎自用,更别说是陛下了。”褚遂良或许是酒喝多了,没有察觉到长孙无忌的脸色一瞬间有些难看,他继续说道:“陛下登基多年,西突厥被灭国,吐蕃和高句丽败于其手,加上百济和新罗,都距离灭国不远,陛下也是到了刚愎自用的时候了。”

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长孙无忌被迫辞去尚书左仆射之职。

朝局开始失衡。

完全的落入皇帝手中。

褚遂良抬头,看向神色再度凝重起来的长孙无忌,说道:“国公,若是陛下依旧还是小打小闹,那么谁都可以容忍,一旦陛下太过激进,甚至激进到天下世家被迫联手的时候,那时候,就是天下大乱了。”

褚遂良的脸色已经沉重的可怕。

其实对皇帝的分析,褚遂良一般而言,是很准的。

譬如李治在封禅之后,发行的乾封泉宝,就是李治刚愎自用甚至到了发疯的地步。

最后被天下世家联手,狠狠的敲了一棒,他才老实了下来。

褚遂良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这不妨碍他担心李承乾,也走到这一步。

“你说的是对的。”长孙无忌抬起头,轻声说道:“是得有人,给陛下当头一棒了。”

“是!”褚遂良微微躬身。

“好了,不说这些了,该退的退,该各自准备的各自准备。”长孙无忌轻叹一声,然后神色肃然起来:“话虽然是这么说,但你到了荆州之后,还是要注意清理地方世家的隐田隐户之事,起码你要让陛下看在眼里,这样将来你才能更好回来。”

“是!”褚遂良用力点头,一切为了将来,将来会来做宰相。

“小心些,将来我有个万一,你就能靠自己了。”长孙无忌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国公。”褚遂良欲言又止,他知道,不管是他还是长孙无忌,年纪都不小了。

长孙无忌摆摆手,端着酒杯,眯着眼睛,说道:“最后,稍微盯着点吴王。”

“喏!”褚遂良沉沉躬身。

……

不知道过了多久,褚遂良已经离开。

窗户之下,只剩下长孙无忌一个人,他目光呆滞的看着眼前的酒杯,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随即“吱呀”一声,长孙冲推门走了进来。

看了长孙无忌一眼,长孙冲躬身道:“阿耶,夜深了,该歇息了。”

长孙无忌回神,松了口气,看向长孙冲道:“你怎么看褚遂良?”

长孙无忌微微一愣,然后拱手道:“阿耶,褚相毕竟做过宰相,虽然被罢免,但如今又起复为礼部尚书,不是儿子能随意评论的。”

“让你说,你就说。”长孙无忌脸色一沉。

“是!”长孙冲拱手,想了想,说道:“褚相虽然是文人出身,但颇有投机之念,当年晋王谋储,褚相便多有与其来往之事,但后来,褚相却弃晋王而去;后来,便是刘洎之事,褚相颇有阴险之风;再有陛下登基,褚相被贬,便是自大之嫌。”

“所以,陛下无论如何都不会让褚遂良做宰相的,但是他偏偏还有这样的奢望。”长孙无忌轻叹一声,说道:“他把他自己当成了萧瑀,也把自己当成了李靖。”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