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七十四章 杜构,瘸子(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正事吧。”李承乾抬头,说道:“朕这一次调你去杭州,主要原因是国丈调离了杭州,朕需要一个能信任的人,替朕在杭州看着整个吴越之地。”

“臣明白,陛下是在意吴越之地的产粮。”杜构轻轻抬头,道:“这两年安东大战,加上北方水患,朝中很难如同预期一样的在北方储存足够用于大战的粮草。”

“不错,若无吐蕃人每年送两万两黄金过来,朕说不定早已放弃东征高句丽的打算,全心用于治灾,但好在情况没那么糟,有了吐蕃人的黄金,朕就可以以此为底,发行更多的开元通宝,用它们到江南去购买粮草,然后运到北方。”李承乾看向杜构,道:“这是卿在杭州的第一要务。”

“臣领旨。”杜构肃然拱手。

“第二件事。”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朕调卿去杭州,是因为国丈调往了扬州,而将来,国丈也会调离扬州,所以爱卿要做好将来接任扬州的准备。”

“是!”杜构神色凛然。

他现在的状态不适合调回长安,不然光是每天上朝,就足够要掉他半条命。

只有这样,人在外地,在重要州县任职。

这样即便是不在朝中,皇帝信任之下,他在朝堂的地位,也不比任何人差。

“整个江南的土地粮食,河运水患,吏治民生,还有水军整训,卿都要插手。”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若是有哪个官员履行不正,卿可以直接弹劾。”

“臣领旨!”杜构认真的记下李承乾说的每一句话。

李承乾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三件事,少府在杭州有几座山和一座丝绢厂,之前有国丈在杭州照料,现在他去了扬州,这件事情就托付在爱卿身上了。

朕这两年赏赐文武百官和军中将士,多依赖这座丝绢厂,国丈现在到了扬州,新厂也会在扬州开建。”

“臣知道了。”杜构认真躬身。

如果说皇帝弄这么一座丝绢厂,是为了他自己享乐所用,杜构多少要劝上几句,但他这么做是为了赏赐百官和群臣,杜构便没法再说什么。

皇帝正经经营自己的私产,然后用于国事,任谁都要夸赞两句,难道真的要逼得皇帝去用其他办法来收敛财富吗?

那样对百姓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说道:“爱卿既然回了洛阳,那么便回长安走一趟吧,好好歇一歇。”

“臣领旨。”杜构认真拱手。

李承乾笑了,看着杜构说道:“不要这么太一板一眼,爱卿多在洛阳走走,也在长安多走走,若是哪里有什么不妥当地方,直接上奏于朕,不用太过顾忌。”

“多谢陛下!”杜构对着李承乾认真的拱手,道:“臣告退!”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杜构这才躬身退出。

……

看着杜构离去的背影,李承乾轻叹一声:“杜如晦的长子啊,他若是当年不出事,现在必然宰相有望,哪至于像现在,便是有朕的扶持,他将来的路也不好走。”

对于杜构的处境,李承乾是最深有体会的。

李承乾现在坐在皇位上,设身处地的想想,一个瘸腿的太子,走不好路,哪怕耽搁了一件政事的处置,放到天下,也是一州一县无数黎民的生死。

除非他能有其他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这个这方面的缺失。

不然,这样的太子是必然会被废掉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