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史演义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08章 楚庄王的大义灭亲背后:对陈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楚庄王因为陈国虽然已经归附楚国,但郑国仍然依附晋国,不肯臣服于楚国,于是和诸位大夫商议。令尹孙叔敖说:“我要去攻打郑国,晋国必定会来救援,这场战争非得有大军不可。”楚庄王说:“我的想法正如你所说。”于是调动了三军和两广的军队,浩浩荡荡地杀向荥阳,由连尹襄老担任前部。在出发前,勇将唐狡请求说:“郑国是个小国,不值得动用大军,我愿意亲自率领一百名部下先行一天,为三军开辟道路。”连尹襄老赞赏他的勇气,答应了他的请求。唐狡所到之处都勇敢战斗,遇到的敌人都败下阵来,军队行进迅速,没有留下任何阻碍。每天晚上都会清理掉营地,等待大军的到来。楚庄王率领各位将领直抵郑国郊区,没有遇到一个士兵的阻拦,也没有耽误一天的时间。楚庄王对他的神速行军感到惊讶,对连尹襄老说:“没想到您年纪这么大却依然如此勇猛,竟然能如此迅速地前进!”襄老回答说:“这不是我的功劳,而是我的副将唐狡勇敢战斗的结果。”楚庄王于是召唤唐狡,想要重重地奖赏他。唐狡回答说:“臣子已经接受了君王的许多恩赐,今天只是稍微报效一下,怎么敢再接受奖赏呢?”楚庄王惊讶地说:“我从来没见过你,你什么时候接受过我的恩赐?”唐狡回答说:“在绝缨会上,牵着美人衣袖的那个人就是我。承蒙大王您没有杀我,所以我才不顾性命地为您效劳。”楚庄王感叹地说:“唉!如果我当时明白真相并惩罚您,怎么能得到您这样的忠诚和效力呢?”于是命令军官记录唐狡的首功,等待平定郑国后,将重用他。唐狡对人说:“我曾对大王犯下死罪,大王却宽容地没有杀我,因此我才拼死报答。但现在我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不敢再以罪人的身份期待未来的奖赏。”当天晚上,唐狡悄悄离开,不知去向。楚庄王听说后,感叹地说:“真是一位忠诚的烈士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大军攻破郊关,直接抵达城下。楚庄王下令,四面包围城池,连续攻打了十七天,不分昼夜。郑襄公依赖晋国的救援,没有立即投降。楚军士兵死伤众多。城东北角崩塌了数十丈,楚军即将登城。楚庄王听到城内哭声震天,心中不忍,于是下令军队后退十里。公子婴齐上前说:“城池已经被攻陷,正好可以趁势进攻,为什么要撤退?”楚庄王回答:“郑国了解我国的威势,但不知道我国的德行。暂时撤退,以展示我国的德行。观察他们的态度,再决定是否继续进攻或撤退。”郑襄公听说楚军撤退了,怀疑是晋国派兵来救援了,于是驱使百姓修复城墙,男女老少都上城墙巡逻防守。楚庄王知道郑国并没有求和的意思,于是再次派兵包围郑国。郑国坚守了三个月,最终力量不支。楚国的将领乐伯带领士兵从皇门率先登城,打开了城门。庄王下令禁止抢劫掠夺,军队整齐严肃。他们行进到逵路时,郑襄公裸露着上身,牵着羊,出来迎接楚军,说:“我因为没有德行,不能侍奉大国,使您的陛下生气,让您的军队来到我国,我知道我有罪。我的生死,全凭您的决定。如果您能顾及我们先辈的友情,不立刻灭亡我国,让我国的宗庙祭祀得以延续,使我国能像附属国一样存在,那将是您的大恩大德!”公子婴齐进言说:“郑国已经衰弱到极点,如果宽恕他们,他们还会反叛,不如彻底消灭他们。”庄王说:“如果申公在世,他一定会因为蹊田夺牛事件而谴责我们的!”于是庄王下令军队后退三十里。郑襄公亲自来到楚军营地,向庄王道歉并请求结盟,并留下他的弟弟公子去疾作为人质。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