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史演义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70章 宋襄公的霸主梦,为何成了楚国的笑柄?(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宋襄公正和郑文公相持不下,突然得到楚国军队的支援,于是他率领军队赶紧返回,驻扎在泓水南岸,准备抵御楚国的进攻。成得臣派人带着挑战书前来。公孙固对宋襄公说:“楚国派兵前来,是为了救郑国。如果我们放弃攻打郑国,向楚国表示歉意,楚国必然会回去。我们不能与他们开战。”宋襄公回答道:“先前齐桓公曾经率领军队攻打楚国,现在楚国来攻打我们,如果我们不与他们开战,怎么能够继承齐桓公的事业呢?”公孙固又说:“我听说一个家族不会再次兴盛。天意已经抛弃商朝很久了,您想要振兴它,可能吗?再说我们的军队不如楚军强大,武器不如楚军精良,士兵不如楚军勇敢。宋国人害怕楚军就像害怕蛇蝎一样,您凭什么认为我们能战胜楚军呢?”襄公说:“楚军的武器装备充足,但仁义不足。我们的武器装备不足,但仁义充足。过去武王只有三千虎贲军队,却能战胜殷朝的亿万大军,靠的就是仁义。作为一个有道之君,却要躲避无道之臣,我宁愿死也不愿意活着。”于是他在战书的末尾批示,约定在十一月初一,在泓阳进行战斗。”襄公命令制作一面大旗,放在辂车上,旗上写上“仁义”两个字。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对乐仆伊说:“打仗是为了杀人,却谈仁义,我真不知道君主的仁义在哪里?天意已经夺走了君主的魂魄,我为君主感到危险!我们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因为君主的决策而使国家受损。”到了约定的时间,公孙固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向襄公请求,严阵以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据说楚将成得臣驻扎在泓水北岸,斗勃建议:“我们五更时分就要渡过泓水,以防宋国先布阵来阻挡我们。”得臣笑着说:“宋公只顾着空谈仁义,完全不懂得军事。我们早早渡河早早打仗,晚渡河晚打仗,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天亮的时候,楚军开始陆续渡过泓水。公孙固向襄公建议道:“楚军在天亮时才开始渡河,看来他们对我们非常轻视。我们现在趁他们一半军队还没渡过河,突然发起进攻,这样就能用我们完整的军队对抗楚军的一半兵力。如果让他们全部渡过河,楚军兵多我们兵少,恐怕难以抵挡,那怎么办呢?”宋襄公指着大旗说:“你看到上面的‘仁义’二字了吗?我们的军队摆出了堂堂正正的阵势,我们怎么能够半路袭击楚国呢?”公孙固又在心里感到苦恼。

不一会儿,楚国的士兵全部渡河。成得臣穿着华丽的衣袍,头戴琼冠,缀着玉珠,身披软甲,腰间挂着雕饰的弓箭,手持长鞭,指挥着军队,布置东西两侧的阵势。他气宇轩昂,自信满满,好像旁若无人似的。公孙固再次请求见宋襄公,说:“楚国的军队正在布阵,还没有完全列好,我们现在可以趁机击打他们,让他们陷入混乱。”宋襄公对他吐了口唾沫,说:“你怎么能够贪图一时的胜利而忽略千秋万代的仁义呢?我们的军队摆出了堂堂正正的阵势,怎么可以未完全列好阵势就开始进攻呢?”公孙固又在心里感到苦恼。楚国的军队已经布好了阵势,人马强壮,遍及山野,宋国的军队都感到害怕。宋襄公下令敲起战鼓,楚国的军队也敲起了战鼓。宋襄公挺着长戈,带着公子荡、向訾守两位将军,以及门官和其他士兵,驾车冲向楚国的阵势。成得臣看到宋军的攻击非常凶猛,暗中传达号令,打开了阵门,只放宋襄公一队车骑进来。公孙固紧随其后保护宋襄公,但宋襄公已经冲进阵势里了。只见一位上将挡在阵门口,口中不停地喊着:“有本事的就来和我决战!”那位将领就是斗勃。公孙固非常生气,挺起戟直接冲向斗勃,斗勃举起刀来相迎。两人交战了不到二十招,宋国的将领乐仆伊带领军队赶到,斗勃微微有些忙乱的意思。恰巧,楚国的一位上将蔿吕臣冲出阵中,挡住了乐仆伊的攻击,与他展开激烈的战斗。公孙固趁着混乱,找到了一个机会,用戟头挑开了楚国军队的缝隙,冲入了阵中。斗勃拿着刀追了上来,宋国的将领华秀老也来到了这里,牵住了斗勃,两队士兵在阵前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