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通史演义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65章 重耳逃亡路,艰辛程度超乎想象,他如何逆境求生?(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就在那一天,重耳正在渭水边和翟君一起打猎。突然有一个人闯过围猎圈,要求见狐氏兄弟,说:“有老国舅的家书在此。”狐毛和狐偃说:“我们的父亲平时从来不通家书,现在竟然有家书,肯定是国家出了事情。”于是他们立刻召唤那个人前来见面。那个人呈上了书信,磕了一个头,转身就离开了。狐毛和狐偃心里感到疑惑。他们打开信封读了信中的内容,信上写道:“主公打算刺杀公子,已经派遣寺人勃鞮去执行,限定三天内出发。你们兄弟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公子,尽快前往其他国家,不要拖延时间以免招致祸患。”狐毛和狐偃大惊失色,立刻将这封信的内容告诉了重耳。重耳说:“我的妻子和孩子们都在这里,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想去哪里呢?”狐偃回答:“我们当初来到这里,并不是为了安家,而是为了谋求国家的发展。因为实力有限,无法远征,所以暂时在这里歇脚。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我们应该前往更大的国家。勃鞮的到来,大概是天意催促公子您尽快行动吧?”重耳问:“那我们现在就去,去哪个国家比较合适呢?”狐偃回答:“齐侯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有称霸的雄心。他照顾各个诸侯国,选拔任用贤能之士。现在管仲、隰朋刚刚去世,国家缺少贤能的辅佐。如果公子您去齐国,齐侯一定会给您很高的礼遇。如果晋国发生变故,我们还可以借助齐国的力量,图谋复兴。”重耳认为狐偃的话有道理。于是,他停止狩猎,回到家中告诉妻子季隗:“晋国的君主要派人暗杀我,我担心会遭到毒手。所以我打算去其他大国寻求庇护,同时联络秦国和楚国,为复兴国家做准备。你应当全心全意抚养两个孩子,如果我二十五年没有回来,你可以再嫁给别人。”季隗流泪说:“男子志向在四方,我作为妻子不敢挽留。但是我现在已经二十五岁了,再过二十五年,我可能已经老死了,还怎么嫁人呢?我会等你回来的,你不用担心。”赵衰也安慰他的妻子叔隗,这里就不一一详述了。

第二天一早,重耳命令壶叔整理车辆和行囊,守库的小官头须清点金帛。正在安排的时候,只见狐毛、狐偃慌慌张张地跑来,说:“我们的父亲老国舅在得知勃鞮受命后第二天就动身出发了,非常担心公子还未离开,可能会遭遇危险。因为来不及写信,所以又派了一个行动迅速的人连夜赶来,催促公子尽快逃走,不要耽误时间!”重耳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惊恐地说:“勃鞮怎么会来得这么快呢?”他来不及整理行李,就与狐毛、狐偃一起徒步出了城。壶叔看到公子已经出发,就准备了一辆牛车,追上去让公子乘坐。赵衰、臼季等人陆续赶上来,也都没来得及乘车,只能步行。重耳问:“头须为什么不来?”有人说:“头须把藏中所有的财物席卷一空后逃跑了,现在不知道他去哪里了。”重耳已经失去了住所,又没有盘费,此时的心情非常愁闷。既然事情已经这样了,只能继续前行。他现在就像是一只丧家的狗,急急忙忙地像是一条漏网的鱼。公子离城已经半天了,翟君才知道这个消息,想要赠送财物,已经来不及了。有一首诗为证:“流落夷邦十二年,困龙伏蛰未升天。豆箕何事相煎急?道路于今又播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据说惠公原本限制寺人勃鞮在三天内出发,前往翟干处办事,但为什么他在第二天就已经出发了呢?原来勃鞮是一个寺人,专门以献勤取悦上级为己任。前一次,公差派他去攻打蒲城,结果失去了公子重耳,只得到了一些衣裳,想必重耳心中一定怨恨。这一次,他奉惠公之命,如果能够杀掉重耳,不仅可以为惠公立下功劳,还可以除掉自己的隐患。因此,他联合了几个力士,提前快速前往,企图在重耳不防备的情况下,结束他的生命。谁知道老国舅两次送信,泄露了消息,等到勃鞮到达翟地,去打听公子重耳的下落,才知道公子已经不在那里了。翟地的国君也因为重耳的事情,命令关口严格盘查来往行人,防备得很紧。勃鞮在晋国时,还是个亲近皇帝的宦官,现在却为了杀重耳而来,成了奸人的刺客,如果被盘查,他怎么能应付得过去呢?所以,他无法通过翟国,只能沮丧地回去向惠公复命。惠公也没有办法,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起来。

公子重耳一心想要去齐国,但他必须先经过卫国。这就是想要攀登高处,必须从低处开始;想要到达远途,必须从近处出发。重耳离开翟地后,一路上的贫困困苦状况,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了。几天后,他们到达了卫国边境,守关的官员询问他们的来历。赵衰说:“我们的主人是晋国的公子重耳,因遇到困难在外流亡,现在他打算去齐国,想借道贵国。”官员听后便放行并请他们入关,并迅速报告了卫国国君。上卿宁速请求迎公子重耳入城。卫文公说:“我国建立在楚丘,没有依靠晋国人的一点力量。卫国和晋国虽然是同姓,但并没有结成盟友。况且这个流亡的人,跟我国有什么关系?如果迎他入城,还得设宴送礼,真是麻烦,不如让他走。”于是吩咐守门的官员,不准放晋公子重耳入城。于是重耳只好从城外经过。魏犨和颠颉说:“卫国太无礼了,公子应该前往城下责备他们。”但赵衰说:“蛟龙失去了势力,就像蚯蚓一样微不足道。公子应该忍耐一下,不要责备别人的礼仪。”魏犨、颠颉说:“既然他们不尽主人之礼,抢劫村庄,我们也可以同样对他们进行报复。这样一来,他们也不会责怪我们的。”重耳说:“抢劫是盗贼的行为。我宁愿忍受饥饿,怎么能去做盗贼的事情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