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医仙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1章:传承和鞭策(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庸是指当你没有能力缴纳产物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给朝廷服劳役免除缴物,也就是说要么缴物,要么干活。

因为种植芸薹的土地是属李轩管辖,加上芸薹又是新作物,所以李轩有权利给芸薹制定田税,也就是租庸调中的租。

因为李轩不知道亩产能达到多少,加上他又希望洪州百姓积极种植,所以他就定了一个非常低的税值,大概是粮食的十分之一。

目前唐朝的田税是每丁二石粟,唐朝的一石,大约为一百二十斤。

那么种植芸薹,只需缴纳二十四斤芸薹籽的田税即可。

这二十四斤的税,可不是进李轩的口袋里,他虽然有制定芸薹田税的权利,但不等于他有权利收取这部分田税,这部分田税是国家的,是朝廷的。

但又因为芸薹籽只有李轩知道如何处理和使用,所以这每丁二十四斤的田税,李轩需要折算成钱,缴纳给当地官府。

也就是说,种植芸薹的人,把其中一部分芸薹籽当成田税交给朝廷,朝廷再把这充当田税的芸薹籽卖给李轩。

本来这需要缴纳的田税就不多,加上李轩给的价格也还算不错,洪州百姓自然都愿意去种植芸薹了。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结子很快,农民有足够多的时间收割并将菜籽整理好,不会耽误秋天收粮食,这么一算,一年下来,农民就等于是可以赚两份了。

李轩了然的点了点头,然后把一叠钱票往桌上一拍,说道:“这叫钱票,目前我一个人不方便携带太多的钱,在明年开春之前,钱会运抵洪州,到时候你拿着这钱票,去永信钱庄换钱就行了”

方旭看了看桌子上钱票,又看了看李轩一脸懵逼。

“贤王殿下,这钱票是何物啊?永信钱庄在哪?”

李轩赶忙就将自己创立永信钱庄,和钱票的用途给方旭讲了一遍。

听完李轩的解释之后,方旭才彻底明白了这钱票的用途。

李轩的信用,还是值得信赖的,整个大唐,就数李轩的产业最大了,潭州还有一个金矿,据说到现在还没挖完呢,作为大唐第一大财主,没有必要为了六万斤的芸薹籽欺诈洪州的百姓和官府。

解释完了之后,李轩说道:“你在洪州城给我找个铺子,我需要在洪州也开一家永信钱庄,

以后随着芸薹籽的产量增加,交易量也必然会增加,如此大宗的买卖,用铜钱交易太费事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这铺子最好离你的刺史府近一点,

还有,铺子必须有地下室,这钱都得存放在地下室里才行,到时候我会安排人过来管理钱庄的”

“下官明白,那贤王殿下,您是在洪州再待几天?还是?”

李轩想了想说道:“先留下吧,芸薹籽的榨油工序,需要在洪州完成,只有这样才能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其实,在汉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榨取植物油了,只不过那个时候榨的是芝麻油,所以唐朝人是知道如何从菜籽榨取植物油的。

只是,现如今的榨油工艺比较繁琐,换句话说,榨取少量的植物油可以,但如果说要榨取数万斤乃至数十万斤的菜籽油,那就非常难了。

加上如今饮食种类比较单一,植物油压根没有市场,所以就没有人会专门去研究榨油工艺。

李轩的老本行虽然不是开炼油厂的,但他却很懂榨油工艺,他之所以懂这个,还要感谢他的一个大学室友。

李轩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室友叫马晓,这货有个爱好,就是专门研究古工艺技法,他还会时常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拍成视频上传到网上,为此还收获了不少粉丝,每个月就靠网上的流量,都能赚个几千块,妥妥的把爱好玩成了副业。

在马晓的长期熏陶之下,就算李轩对此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其中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活字印刷和古法榨油了,至于其它的古工艺技法,李轩已经忘的差不多了。

有时候李轩偶尔想起马晓,都忍不住在心里假想一下:如果马晓能穿越到唐朝来,其成就一定要比自己高的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