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贞观医仙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81章:传承和鞭策(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一墙之隔的遥遥相望,望的不仅仅是人,更是一种传承,也是对自己一种鞭策。

这小子,偏偏把书院建在这里,偏偏还要建的这么高,你是真的不知道长安不可以建太高的建筑,还是有意为之呢?

李世民将图纸随手放在一旁,然后重新拿起没有读完的书道:“就按照原来的意思建吧,这些学子,是大唐的未来,如果连他们都不能相信,我们还能相信谁呢?

朕相信,就算没有这宫墙,宫里也照样是整个大唐最安全的地方,如果连这点自信都没有,还当什么皇帝?”

“陛下圣明!臣必当以最快速度完成建造工程!”

段仑重新拿回图纸之后,便离开了甘露殿。

等到段仑离开大约两刻钟之后,内侍太监再次来到李世民跟前低声说道:“陛下,刚刚城门口传来消息,贤王殿下独自一人,骑马出城了,看装束应该是要出远门……”

李世民没有说话,眼睛甚至都没有离开过书页。

他只是点了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宫墙之内的皇宫很大,大到可以统御万里疆土,但也很小,小到装不下李轩的理想。

洪州,刺史府。

“哎幼喂,贤王殿下,您怎么一个人就过来了?也不早点通知一下,下官也好出去迎迎您不是?”

洪州刺史方旭一边忙着给李轩倒茶,一边还不断的发着牢骚。

也不怪方旭如此,李轩这次来洪州,比上一次来还要低调,至少上一次还带着孙泉,这回到好,孙泉都不带了。

也幸亏洪州的吏员衙差们都认识李轩,不然,就李轩这低调劲儿,说他是贤王,十个人里,九个人不会相信,剩下那一个也是眼神不好使的。

“没事带那么多人干嘛?我又不是玩来了,芸薹可收获了?”

见李轩问到了芸薹,方旭连忙回道:“早就收获了,芸薹成熟的很快,还没入秋,就已经收割完毕了,就等着贤王殿下您过来了”

“行,明天让他们都过来,过称之后,我会把钱付给他们的”

李轩对于芸薹的成熟期倒不是很了解,毕竟他又不是职业搞农产品的,本以为自己来早了,没有想到居然是来晚了。

“哪用得着贤王殿下操劳,下官早就帮您过称了,芸薹籽也已经存放在了官仓里了,贤王殿下只需要付钱就行了”

闻言,李轩不禁赞许道:“不错,你倒是给我省下了不少时间,账本给我看一眼”

方旭不敢怠慢,连忙就去书房把收购芸薹籽的账簿拿了过来。

李轩翻开账簿看了一眼,发现账簿记录的非常详细。

每个人,种植了多少亩芸薹,收获了多少芸薹籽,都有记录,看来方旭是真的把李轩交代的事情当回事了。

方旭如此上心,和李轩大闹潭州也了分不开关系。

方旭可不想成为第二个赵广顺。

看完全部的账簿之后,饶是李轩也忍不住惊讶。

这芸薹籽的产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他本以为,这头一年最多也就是一万来斤而已,但没有想到是,其产量居然达到了恐怖的六万斤。

合上账簿之后,李轩有些难以置信的问道:“怎么会这么多?你们是不是记错?或者过称的时候失误了?”

方旭一脸愧色的叹了口气道:“贤王殿下有所不知,洪州不像长安地区那么富庶,这里的人口本来就不多,人少,自然就没有人愿意来往经商,

洪州地区一直以来最大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粮食,可是前些年闹旱灾,收成一直不好,全靠朝廷救济,才使得百姓没有饿死,

也就今年老天爷才网开一面,让我们的收成好了一些,种植芸薹所需要缴纳的税,相对来说要比粮食少很多,我们大概算了一下,在赋税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植芸薹,可是比种粮食赚的多”

现如今唐朝施行的是租庸调的赋税制度。

所谓的租,就是农民,通过向朝廷缴纳粮食谷物,当做租金,来租赁土地。

调是指农民需要给朝廷缴纳一定的产物,所谓的产物大部分是指布帛绢麻等东西。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