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您怎样回到船上去呢?”
“我用不着回去,阿龙纳斯先生,是鹦鹉螺船只到我身边来。”
“按照您的命令吗?”
“是按照我的命令。一根电线把我同它连在一起。我发出一个电报,事情就解决了。”
“的确,”我被这种奇迹陶醉了,我说道,“没有什么比这更便利的了!”
我经过通往平台的梯笼,看见一间2米长的舱房,康塞尔和尼德·兰正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样子显得蛮快活的。接下来是一道通向3米长厨房的门,厨房位于宽大的食品储藏室之间。
厨房里,烹调全部用电。这比起煤气更有效更方便。电线接在炉子下面,将热传递到白金片上,热量四处传播,均匀分布。电还能加热蒸馏器,经过汽化,提供优质饮用水。厨房旁边是一个浴室,布置得十分舒适,浴室里的水龙头可随意提供冷热水。
厨房挨着船员的舱房,舱长为5米。但房门关着,我看不见内部陈设,我觉得它是按照操纵“鹦鹉螺号”船上所需要的人数来安排的。
船尽头竖着第四道密闭隔板,将这间舱房同机房隔开。一扇门打开了,我走进这个机房,尼摩船长无疑是第一流的机械师,他在机房里安置了种种驾驶器械。
这机房灯火通明,至少有20米长,内里自然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堆放着生产电力的原料,另一部分则是备有使螺旋推进器运转的机械。
一开头,我被充斥着舱里的一种说不出来的气味弄得无所适从。尼摩船长看出了我的神情。
“这是钠分解出来的气体,”他对我说,“美中不足仅此而已。不过,每天早晨,我们都要给船通风,将这种气体清除。”
然而,我还是带着极大的兴趣观察着“鹦鹉螺号”船上的机器。
“您瞧,”尼摩船长对我说道,“我使用的是本生电池的装置,不是兰可夫电池装置。后一种装置功率不强。本生电池装置虽然简单,但其电力强大,效果更好,这是经验证明了的。产生的电输送到船后部,通过大面积的电磁铁作用于杠杆和齿轮传动系统组成的特殊机构,这套机构使推进器的轮轴转动起来。推进器直径为6米,螺距为7.5米,每秒钟转速可达120转。”
“那您可获得怎样的速度呢?”
“每小时50海里。”
其中还有一个秘密,但我并没有坚持要知道。电怎么能具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呢?这种几乎是无限的力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从一种新型线圈产生的强电压里来的呢?还是从一种不可知的杠杆系统可以无限增强的运转中得到的?这一点正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尼摩船长,”我说,“我观察到结果,我并不想对此作出解释。我看见过‘鹦鹉螺号’在林肯号面前行驶,对于它的速度我是心中有数的。但仅仅行驶是不够的。还必须看着它往何处走!还得指挥它向右、向左、向上、向下!在海洋最深处,您会发现阻力在不断增强,相当于成千上万的大气压,这样,您怎么能达至最深的海底呢?您又是如何升到海面上来?最后,您怎样得以维持在您认为合适的深度里呢?我这么问是不是太冒昧了?”
“一点也不,教授先生。”他稍稍迟疑了片刻,回答我说,“既然您是不能离开这艘潜水艇的了,那就请到客厅里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