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朝伪皇帝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九十六章 战争以外(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再让他们这样争来争去没什么意思,我将史景隆上的三策折子从书案上拿了起来:“朕看你们兵部议的三个方略都提到了西蒙古,可见考虑的还算周全,不过朕跟七王商议过,这几个办法都有些不妥之处,朝廷直接出兵西域,现在看来还不是时候。曾楚卿刚才所说的朕看说不准还能用上。”曾楚卿说的事已经很有外交斡旋的味道了,当然能用的上。

“谢皇上夸奖。“曾楚卿连忙谢道。

七王爷点了点头:“曾尚书说的确实有些道理,玉兹人劫掠惯了,西蒙古也没少吃他们的气,只不过玉兹人居无定所,很难将其围住剿灭,再加上现在西蒙古搅进了吐蕃教派之争,自己打的一塌糊涂,也无力西进,咱们若是能将西蒙古的事与中玉兹的是合在一起解决,说不准可以取得奇效。”

“王爷的话让臣突然明白了一件事。”人多的时候不大吭声的户部尚书方明德说道,“西蒙古诸部在甘陕一带大肆劫掠,为的乃是捞些生资,他们游牧草原,除了马匹牛羊,其他东西都是奇缺,加上朝廷禁绝与他们通商,西蒙古人所以才行劫掠之事,不过自从朝廷征北大胜金国以后,他们也不敢像以前那样嚣张了,但他们生资依然是缺乏,不免要继续劫掠,如此反复下去不是个长法。既然朝廷开了海禁,不如将甘陕市禁也开了,如此一来,西蒙古可以用牛羊马匹与大汉交换生资,同时又摄于大汉天威,劫掠之事必然减少,而且大汉各营也可以多些马匹备用,正是两全其美的办法。有此基础,咱们再给予西蒙古以好处,想办法使他们从吐蕃事务中抽出一只脚来,令他们征剿玉兹。西蒙古诸部既然和玉兹为敌,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方明德用经济方式解决政治问题,倒是个长远的办法。其实不用方明德说,西北的互市之禁早晚也是要解的,既然有了这个由头,现在做正是时候。

“方明德所说朕准奏。七王,你们看此事如何?”

七王爷道:“臣附议。西蒙古其实还是怕咱们大汉的。而且西北的事务应当一起解决,只有理顺了蒙古吐蕃的事,再解决玉兹的问题,西域商路才能畅通无阻,况且西蒙古和吐蕃既然是大汉的‘附庸’,大汉应当对他们的教派之争有所动作,解决了他们,才是经营西域的长久办法。”

嗯,七王爷的话说来说去就是要通过中玉兹人劫掠大汉商队的事作契机解决西蒙古和吐蕃的事。玉兹人的这次卤莽行为确实给了大汉一个插手吐蕃西蒙古教务之争的好理由,那么我为什么不抓住这个机会呢?想不到一次小小的抢劫事件居然成了大汉朝经营西域的契机,我在意气风发的说那句“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时根本没有想到这么长远,这当真是丢了芝麻捡了西瓜的好事。

“好,西蒙古和吐蕃问题咱们早晚要解决,既然中玉兹人给了咱们这个机会,咱们便不能浪费了。方明德,西北与西蒙古重开互市的事你们户部尽快拟出办法,西蒙古不是急缺生资吗?咱们让他们用马匹牛羊来换,有这样的好事他们还干抢劫的事,那朝廷就得对他们动兵了。”我安排完了互市的事,转头对史景隆说,“你们兵部即刻发文,就说中玉兹屡犯天威,朝廷绝不会轻饶……”

“皇上的意思莫非还是要打玉兹人?”刘有光诧异的问道。

“这是说给百姓们听的。”我鄙夷的解释道。你个刘有光,外交战争的事你不懂就别瞎插嘴,当好你的“检察长”就行了,操那么多闲心有什么用,“史景隆,这些话如何说就不用朕交代了吧?”

史景隆谨慎的看了刘有光一眼,点点头道:“臣明白,兵是不会发的,但气势却不可泄了。”

嗯,史景隆确实是个明白人。我又转头向礼部尚书萧雨明道:“朕大婚在即,吐蕃,西蒙古诸部当遣使来贺,让他们来什么人你心里要有个数,绝不能让他们随便派几个不中用的人来讨杯喜酒喝完就走。”

“臣明白,天子大婚,他们岂敢怠慢?臣让派出的使节将皇上要解决教务之争的意思透露给他们,他们现在打的都很疲惫,恐怕正想找个由头停战,皇上的意思他们必然重视。皇上放心,这事臣一定安排好。”萧雨明说完后满脸笑意的看了看史景隆。

。VIP中文_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