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邵芳荷、史娉婷、冯文燕三个人面前走过,但都没停留。这时我看见站在我面前远处的亲贵们顿时大为失望。这算怎么档子事?难道一个不选,还是另有人选?
我来回踱了几步,停下身时双臂交抱将金节玉如意揽在了怀里:“大汉煌煌天朝,为后者绝非一般为人妻者可比,当有母仪天下之态,为万民表率方可。统领后宫,友善妃嫔,为朕分忧,这是为后者的责任。”
说到这里,我向众女看了看。这可是你们的机会,谁的回答让我满意,那结果就不用说了。
我的话音落下,却没人吭声。噢,是我疏忽了,我没让人家说话,谁会冒失的乱伸头?
“韩穆之女韩娟,朕的话你如何看?”我来了个“倒插叙”,先问上了韩娟。
韩娟估计对当皇后不抱什么希望了,略一屈身,柔声说道:“皇后为国之母,当知皇上勤政爱民之心。古时贤后亲织协稼,为天下万民表率,方使万民归心,国家昌盛。”
嗯,说的有几分道理,不过这还不是我想听的。韩娟可惜是个女儿身,而我还没有开始安排男女平等的运动,不然她选哪门子皇后,直接考“公务员”算了。
“嗯,说的不错。”我略略一笑,伸手向孙幽兰她们一指道,“你们也说说吧。”
“皇上。”史景隆的女儿史娉婷反应真够快,在别人都在思考时抢占了最佳“位置”,“昔时轩辕黄帝有一后四妃,国后漯祖友善妃嫔,辅助夫君,不以自身尊崇怠慢宫中姐妹,所以轩辕朝后宫谐和,轩辕黄帝方可威仪华夏,为万世祖。为皇后者应当效法漯祖,待妃嫔如姐妹、待长辈如父母、待仆从如己出,不使皇上为宫中事忧心。”
“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用到史娉婷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她说的话别人也不是说不出来,可人家史娉婷连想都不用想就脱口而出,这说明她从心里就是这么认为的,不正是皇后的最佳人选嘛!一时间亲贵们都发出了赞叹的声音。
史娉婷这话一说,别人便没词儿了,要是再说那也是拾人牙慧。唉,这机会是聪明人抢的,我还能说什么?不过皇后只是后宫之主,并非是唯一,所以……
“合该我朝有贤后了。”我抬头笑了两声,径直走到史娉婷面前,这时我还是挺犹豫的看了看孙幽兰,可是这犹豫只是一闪而过,我现在选的是一个能不给我添麻烦并能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的皇后,而不是有可能持宠自娇的妃子,这和选大臣是一样的道理,况且我对将来后党的势力要求是不强也不弱的,这样可以加以控制并不用担心皇后被后妃势力所排挤,造成内宫不稳,而史娉婷的父亲史景隆正好有这样的身份。
我将金节玉如意郑重的递向了史娉婷,史娉婷落落大方的跪在地上,举起双手接过了金节玉如意:“谢皇上隆恩。”
我说了声“平身”,转身回了龙椅。这时两个宫女走了过来,将史娉婷从众女中搀扶了出来。从现在起,史娉婷的身份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当然不能再和其他人站在一起。
“臣等恭贺万岁。”亲贵大臣们跪下高声说道,由于现在还没有正式册封史娉婷为后,所以大臣们还不能去“巴结”她。
“请皇上御示。”许仕勤领着两个捧着方型漆盘的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走了上来,那两个盘子里一个放着一排排写有众女名讳的金牌子,另一个则并排放着四只玉如意。
这是要选妃了,我向放金牌子的漆盘看去,伸手把孙幽兰、邵芳荷、冯文燕、韩娟的牌子拿出来放到了另一个漆盘里的玉如意旁。然后许仕勤领着太监走到孙幽兰她们面前,一口一个“恭喜贵人”的将玉如意捧给了她们。四女谢恩毕,选后大典便算结束了。
唉,什么叫“世事不遂人意”?看来这古人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孙幽兰回家大哭一场自然是难免。哭不哭的是孙幽兰的事,我没法控制,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又能怪谁?同样的机会摆在她面前,她却争不过别人,难道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硬立她为后?当真是笑话。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让孙幽兰当皇后,那我还真有点不放心。至于以后会怎么样,那就要看孙幽兰能不能收住从孙起良那里学来的孤傲性格,我绝不希望自己的妃子整天争风吃醋,搅得后宫不安。所以选史娉婷为后,最重要的也是看中她有管束后宫的潜资,大老婆要管不了小老婆,我的天下第一家庭还不得乱套。
选后大典结束,程序上的事就不用**心了,我只要在身心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等着入洞房就行,至于那些纳彩、问名、赐金册金宝等等罗嗦事就交由萧雨明的礼部、内务府还有那位古道热肠、“无亲师为大”的康大和老爷子去办了。正如前面所说,皇帝大婚的事并不是每朝天子都经过的,可谓是百年不遇的大典,所以康大和他们并没有见过真正的皇帝大婚程序,要办这事只能从古典籍里搜索,最后再来个现学现用,差不多有那么个意思就能糊弄过去,反正我又不会太计较,而且大臣还有百姓们也完全是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去关心这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