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王朝伪皇帝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十三章 墙(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曾尚书此话下官不明白。”兵部左侍郎史景隆站在朝班里哼了一声,“军中之事不同于朝堂,多有热血卤莽汉子,一向以来以无故殴斗为乱军之患。不管他二人谁先起的事,殴斗致伤致死都会令军心不稳,不对李栋严责,以后这军法还有谁守,若是朝廷设个职位,那些莽夫打上一架便可决定归属,那还要朝廷干什么用?皇上,臣以为当对李栋严判,至少也得流配,如此做乃是以警效尤之法。”

户部左侍郎耿矍也站了出来:“史大人身为朝臣却只以军中说是,当真是可笑,朝廷向有体恤亲贵之行,以你之言,难道要致皇上于无信之地,冷了亲贵之心?”

“大人们的话可以休矣,什么军中朝中?这天下都是一个道理,互殴互殴,谁先起的事两人都有责任,若不严惩,必致军心大乱。皇上,史大人说的对,李栋至少也得流配!不然臣等军中差使便无法做了。”武臣班里的武骧营都督周加磐代表军队站在了史景隆一边。

……

最少十多个文武大臣参加了这次争辩。一个小小的李栋居然引起了满朝文武这么大的关注,倒真是我没预料到的。不过听这些人的争辩,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文臣,特别是原先太后党的大臣赞成轻判李栋,而军界却大多严惩。这事值得注意,是一个新动向。还有一个问题我也注意了一下,那就是两方的话里都有为李栋保命的意思。

“众位大人都不要再争了,三司审后皇上自有发落。你们在朝堂上如此争辩,成何体统?”七王爷两边不偏不倚的压制了一下。

嗯,这事我得有自己的说法,不然刘有光他们光听大臣们的话都得弄糊涂:“众位爱卿,李栋一案本是军中之事,朕没想到会引起满朝震惊。可见此事之败坏朝纲。刘有光,你等三司会审,若是确系互殴,甚至是李栋起的头,朕看他的这条命也不用保了。”

“皇上,此事不可。”七王惊然说道,这个我的铁杆派也站到我的对面,“先帝有命令免死李家之人,皇上若杀李栋。先帝之命还将置于何处?朝廷之信还在何处?皇上刚正之意是好的,可若是杀了李栋,难免会使亲贵群臣心寒。皇上三思!”

“是啊,皇上三思。”刚才还分为两派的大臣此时合成了一派。

“你们……”我愕然,原来所谓的争辩不过是在一个事先划好的***里进行,如果谁要试图跨出这个***,他们便都不答应了。

“皇上三思!”群臣毫不相让。

我心里有点堵得慌,都说皇帝独揽天下大权,可谁能知道皇帝也得受这么多限制呢?他们这不是再为李栋求情,而是为了维护他们所拥有的不当特权。我冷冷一笑道:“朕在位十年有余,今日头一次知道先帝曾颁下免死金牌,众位爱卿,你们谁还有免死金牌,不妨拿出来让朕也开开眼界!”

殿下的大臣没有一个人敢再吭声了。

退了朝我依然心情不畅,在御书房里大发了一阵脾气,刘有光知道今天得罪我了,一直没敢在我面前露头,只是求着在我面前最有面子的太师康大和以及最“敢说话”的吏部尚书曾楚卿替他向我求情。

曾楚卿几句插科打诨让我心情稍稍畅快了一点,我想着还得提点提点刘有光,等刘有光缩着身子进了御书房后,其他几个大臣都知趣的避了出去。

“刘有光,你今天很让朕失望。”我尽量平静的说道,“你是朕的议事大臣,那就是朕的左膀右臂。朕对你的恩信难道你一点都不明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