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楚卿演戏演的还真像,他先附和了康大和的那篇文章,使群臣们说不出皇上有违祖制的话,然后再说什么岁入可能减少,臣工们怎么样怎么样的话。这话谁还听不出是想说俸禄的事呢?所以在他依然在“痛哭流涕”的时候,群臣便开始语重心长的劝我了:
“皇上还请三思!减税若是动摇了国库根基可如何是好!”
“是啊,军饷、河务、九边,哪里能缺了钱?这税不能减。”
“变则乱,国家税制不可轻动。”
……
“皇上英明睿智,减税圣谕臣赞同。你们这些人怎可只知因循守旧,却不为朝廷分忧,皇上难道亏待了你们不成?”七王爷突然发话了,这个现在的第一权臣突然的发话顿时把反对声压了下去。这说明七王爷在这事上也是我的。
唉,我怎么这么糊涂,没有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七王爷呢?不然他就没必要用得罪群臣的方式来维护我了。不能让七王再自堕威风,我连忙接过了话:
“七王且勿动怒,曾楚卿和各位爱卿所说的也是实情。”说到这里,我用目光示意曾楚卿回到朝班里,让他别站在外面当出头鸟,“然而穷则思变,国家积弱到了这个地步,不变怎么能行?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朝廷用度将会永远捉襟见肘。众位爱卿都是大汉的中流砥柱,为国操劳,鞠躬尽瘁不说,所得俸禄也是不多的。朕身为一国之君,怎会不知道这个情况?减税护商,朕并非一时脑热便说出来的。自然考虑了各方面的情况。就算商税暂时受损,有农税顶着,朕也绝不会使营中兵士少了饷银,众位爱卿少了俸禄。何况减税之举可使商贾踊跃,而使朝廷岁入增加。到那时国库自然充盈,自然不用愁钱的事。”
说到这里,我把昨天与曾楚卿商量的给官员们加俸禄的办法一说,朝堂上的反对声顿时一扫而空,比起来时还要快,看到这种情况,我真有点怀疑古代官员们的道德素质了。
减税的口径达到了空前的统一,旱涝保收谁不愿意?反正如果税制改革失败了,最后倒霉的只有皇上,要是成功了得利的却是大家,所以一时间朝堂上只有“万岁英明”之类的话了。
我看着殿下群臣,突然有个想法,如果把这些看上去道貌岸然的大人们放到乱世,他们会怎样做?想到这里我心里突然有了一点害怕,眼前仿佛浮现起了那些国破家亡时变节的叛徒们。这些人以私心对待朝廷,若是真到了国家危难的时候,我靠得住他们吗?够戗!
这是个大问题,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集团尚且不能一心为国,还能指望普通百姓吗?我现在感觉到光靠一些经济手段去使国家变富有并不一定能使国家变强大,一只肥大的羊更加容易成为恶狼垂涎的美味。现在大汉身边就卧着这样一只狼,那就是金国,如果不能使大汉形成战胜他们的力量,那么我现在辛辛苦苦去做的这些变法最终形成的经济果实只会落入金国的嘴里。
这不是我想看到的,为了避免这种结果的产生,我不能再拘泥于一点一滴的改变,而是需要从根子里改变大汉的弱国心理,只有这样才能重现昔日汉唐的雄风。这个责任对于我来说,还是前途迷茫的,但我没有选择!
。VIP中文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