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身怀诡胎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73章 如梦似幻(中)(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我从未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过这个渔村,尤其当夜幕来临的时候。

往常,这个时候的我总是待在卧室里,吃着莫君生为我烹饪的可口小菜,看着他和安安进行着父子之间略显尴尬的,却又有些幼稚的互动。在莫君生关切的言语中,安安咿咿呀呀的声音里,任凭时间悄悄地从指缝里溜走。

沉浸在幸福中的人,往往会忽略外面的一切,例如我。

现在,渔村还是那个渔村,但我却只剩下了我。我就像是聊斋故事中那些误入了女鬼幻境的书生,在黄粱一梦之后,恍然间回到了现实之中,而现实中的渔村,像是一个荒无人烟的鬼城。

我跌跌撞撞的冲到旁边的那栋矮小的院子里,想要找到小楼主人的父亲,也就是住在我们隔壁的那位大爷,但院子里同样是空无一人,除了左侧的那间厢房,我甚至在别的房间里找不到有人居住过的痕迹。

我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的感觉,推开了另外一家的房门。这家与隔壁一样,大门没有落锁。加上厨房,一共有四间,两间房门是半开的,两间是虚掩着的。

厨房,是乡下常见的那种,只不过多了一些渔村的特色。从厨房内的落尘来看,这里至少有三四年都没有人进出过了。中间桌子上还搁着一些盘子,盘子里的东西都腐败的差不多了。

从盘子的摆放以及厨房现有的陈设来看,主人在离开之前,显然还是在吃饭的,却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匆忙而去,甚至再也没有回来过。

卧房同样凌乱,但贵重物品和衣物都在,这说明主人在离开的时候,甚至没有时间来打点自己的行装。从窗台的落尘来看,与厨房一样,卧房至少也被搁置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带着不解,我又连续闯入了四五户人家,情况却都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有些家里凌乱不堪,有些却十分齐整,但主人都是匆忙离开的。

我不知道渔村里曾经发生过什么事情,更不清楚自己眼下面对的又是一个怎样古怪的环境,我只知道,我的丈夫不见了,我的孩子也被人抢走了。

齐建国!

这个时候,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就只有齐建国。

回到小楼,换了衣裳和鞋子,带着仅有的现金和手机,骑着从小楼里找到的破旧自行车,循着记忆中的路线,我找到了那个派出所,但派出所里却没有民警,更没有我所熟悉的那位所长。

派出所里只有一个面色苍白,体型瘦削的老人,他自称是渔村之前的村长,现在负责看守这片区域,包括这个已经没有民警值班的派出所。

老人告诉我,他姓彭。其实,小渔村里大多数的人都姓彭,不姓彭的那些都是后来的外来人。渔村里的彭姓人,都来自一个家族,世代都以捕鱼为生。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有人在大海里发现了商机,其实就是下海打捞一些海货,贩卖到海外,因为这个,他们这个小渔村很快就富裕了起来。为了更好的做生意,年轻一辈儿都出去了,负责走货的各个环节,老人则留在了渔村里。

大约是在四年半前,渔村里突然爆发了一场急症。一夜之间,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染上了一种怪病,虽经极力抢救,但活下来的却没有几个。

死的人,死就死了。侥幸活下来的,也都被自己的孩子给接了出去,没有孩子的,也被另行安置。因为查不到村民们得病的原因,所以上头就下令将渔村给封了起来。

老人还告诉我,前些年的时候,这进村的路上都是有岗哨的,就是担心外头的人不知道会误入。毕竟,谁也不知道当年让村民们得病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那东西是不是还有潜伏期,还能让人再次得病。

村子封得久了,莫说方圆百里,就是几百里外的人也都知道了这里的事情,根本没有人过来。不光这个渔村,就是附近的几个村子也都进行了整体搬迁。如今,靠着海岸线的那几个小村子,基本上都是空的。本地人,说这是鬼村,根本不会找死进去。外地人偶有路过,看到提示牌,基本上也都绕路了。真有那些个大胆的,不怕死的进去,溜达一圈儿也就走了。

当然,不排除会有那种小偷小摸的进去拿个东西什么的,但因为事情不大,也没闹出人命,大家也没关注过。至于这个派出所,因为附近没啥村民了,也就给废除了。

“既然废除了,您怎么还留在这里?”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