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搭箭。
拉弓。
轰——
轰轰!
十几枚子母连环地雷,突然爆炸了。
冲在最前面的数十骑没有遭受地雷的轰炸,反而是他们身后七八十步的地面上,轰然掀起十几团耀眼的火光。
浓烟滚滚而起。
暴戾的铁钉、金属碎片、砂石等,瞬间就将十余人马撕扯成血葫芦,强大而炽热的气流,掀翻了二十几匹战马。
前面的战马受惊,猛的向前疾冲一下。
而地雷爆炸时,后面的数十骑则略微停滞一下。
不过,在全速冲锋的骑兵队而言,这种突发状况实在太过常见,所以,几乎没有人在意,地雷炸死了几人几马。
战争,一旦打响。
所谓生命,便是一个名字,或者,干脆只是一片烂肉。
有朝一日,当他们回到大漠深处的部落里,将那些战死之人的牛羊、母亲、妻子和儿女重新分配一次就行了。
至于男子。
大战一场下来,很多男人尸骨无存,即便是在他们的亲人心里,也不过成为一丝略微伤感的回忆罢了……
……
“冲进百步,放箭!”
“哦嗬嗬~”
随着一声声地雷惊天动地的爆炸,第一个千人队,将近有四百人冲到了一百步左右。
弯弓。
射箭。
箭如飞蝗,激射向天。
这些北蛮人的箭术,几近通神,根本都不用刻意瞄准,抬手一箭射出,便在天空形成一道道完美的弧线,很容易的就能射中箭垛后面的明军。
不过,这一次,他们失算了。
根据茅元仪的战前部署,城头上所有的大明守军,每人都准备了一面类似锅盖的小盾牌,盾牌的一面是普通木头,另一面则蒙了一层羊毛毡。
远距离射过来的箭雨,根本就穿不透羊毛毡。
嘭嘭嘭!
嘭嘭嘭!
箭雨过后。
大明火枪手,也扣动了扳机。
一百二十杆火枪,第一次轮射,就干掉了七十几名北蛮骑兵。
同时,城墙犄角突出位置的箭垛后,又是两百多声枪响,冲锋在最前方的四百人还剩下不到百人。
他们在射出第二箭后,兜转马头,急速向侧后方疾驰而去,好在兜一个大圈子后,加入到冲锋队伍中,进行第二轮冲锋。
就在此时。
他们的背后又是一阵枪响。
百余人马,被撂翻一半。
剩下三五十骑,扬起一片黄尘,回到大队人马的后方。
蓦然回首,北蛮人惊呆了。
就这一轮冲锋,就被人干掉三百多人马!
看着那些中枪后,趴在黄沙里哀号、翻滚的草原勇士,他们第一次意识到,攻城战似乎并不是这样打的?
如果当初被茅元仪一炮轰死的皇太极在场,一定会明白过来,骑兵时代,快要终结了。
虽然目前在与明军的野战对抗中,尚处于强势的一方。
可是,终究已经不像从前,可以从容不迫的冲锋。
弯弓。
射箭。
让草原勇士举着羊毛毡盾牌,顺着攻城器械附蚁急攻……
当初,参与过喜峰口战役的建奴鬼魂们,应该是明白过来了。
时代,变了。
“举盾冲锋!”
“举盾冲锋!”
督战的千夫长怒吼连连,从马背一侧取下羊毛毡盾牌,带头向前冲锋而去。
所有的北蛮人,纷纷取下盾牌,紧跟其后的发起第二波冲锋。
“可惜了,这么好的战马……”
城头指挥的参将大人哭丧着脸,传下一道十分肉疼的命令:“瞄准下半身开枪!”
“最好能打伤肚子、大腿根、小腿啥的,最不济也给老子把战马撂倒!”
北蛮骑兵入关时,配备的是一人三批马。
每打死一匹战马,就等于砍掉他们的一条腿。
等到三匹马都没了,那些敌人就是一群罗圈腿的兔子,屁股又那么大,根本就跑不过大明步兵。
于是,火枪手们黑洞洞的枪口,略微向下调整了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几乎肉眼都难以觉察。
但效果好的惊人。
毕竟,战马的体积比人体要大很多,就算最菜的火枪手,三颗子弹里,总有那么一两颗,就能打倒、打伤一匹战马。
马鸣风萧萧。
硝烟、箭雨与漫天黄尘之中,那一声声哀切的战马嘶鸣声,混杂着一些北蛮骑兵的咒骂和惨号,让守城的大明兵卒,莫名的兴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