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二十四章映日荷花2
虽只有三两句话,唐婴宁却听出来长公主的声音有些底气不足,像是缠绵病榻多时了。于是她便大着胆子道:
“不知长公主是否贵体抱恙,可否让臣女为您诊一诊脉?”
里面的人似乎略有一滞,唐婴宁心上不由地一紧。
稍许之后,才听里面的人笑道:
“你还会诊脉么?既然如此,就劳烦你了。”
说着,长公主身边的侍女便将珠帘从两侧分开,将唐婴宁让了进来。
走得近了唐婴宁才瞧清楚长公主的模样。只见她一副菩萨般的和善面容——细长柳眉,凤眸微挑,本该因病苍白的嘴唇搽了薄薄一层胭脂,隐约有昔日倾国倾城的影子。
丫鬟搬了一张梨花木雕刻的凳子过来,长公主微微笑道:
“来,坐到我身边来。”
唐婴宁福了福身,坐到了她旁边去,颌首道:
“想来殿下身边有的是好大夫,如此婴宁便班门弄斧了。”
说着,她便伸出素手去为长公主诊脉。
片刻有余,唐婴宁终于将手从长公主手腕上挪了开来。
长公主见她年纪轻轻却一副心思重重的模样,忍不住微笑着问:
“你觉得我这病如何了?”
只见唐婴宁从凳子上站起身来,退后两步,竟突然跪到了她面前。
长公主有些惊愕,连忙让丫鬟扶她起来:
“有话便说,你这是做什么?”
见唐婴宁打定主意不肯起来,长公主只得叹了一口气,禀退旁人。
直到偌大的楼阁之中只剩她们两个人,长公主才温声开口道:
“瞧,我让他们全下去了。
这下你总该说了吧,我的病如何了?”
唐婴宁终于抬起头来,只见她眸子里带着一层肃穆,语气有些生硬道:
“殿下这病,既然臣女诊得出来,想必其他的大夫亦诊的出来。”
长公主脸上的和煦的笑意始终没有消失,她亦淡然道:
“当然诊得出来,只是本宫不让他们说,他们自然不敢说。
只不过,若是由你说出来倒是无妨。”
唐婴宁轻声道:
“殿下这病并不难治,就算是以臣女浅薄的医术,调养一番也会逐渐康复,何苦要吃那丹药?”
长公主并不气恼她说出了实话,而是瞧着她的眼睛道:
“我若说为了求仙访道,你信么?”
唐婴宁却摇了摇头:
“不信。”
谁知长公主盯着她的眉眼看了半晌,忍不住开口道:
“你说话的样子,倒是很像一位故人。”
一听“故人”,唐婴宁像是被人再次拨动了一根心弦一般,不由地出言问道:
“殿下说的,可是我家伯父?”
长公主看着她一双澄澈清冽的眸子,却没有再笑,眼中渐渐蒙上一层薄薄雾霭:
“真是奇了,你竟知道。
唐昭仁,昭惠仁义,字如其人。
你很像他。”
唐婴宁躬身道:@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若能承袭伯父医术,长公主再赞不迟。”
长公主笑了,从软枕下面摸出一支发簪,修长纤细的指尖轻轻抚摸了片刻,递给了唐婴宁:
“那这支发簪,预祝你心想事成。”
唐婴宁接过来,见上面缀着玛瑙雕刻的合欢花,脑中立刻想起赵芳宁的嘱托来,心下不由地惊了一惊。
只是她面儿上没露出来,只收下了发簪,躬身道谢。
长公主似乎有些倦了,唐婴宁正准备行礼告别,却听见她忽地开口道:
“齐王那孩子一向是个倔脾气,他认准的绝不会动摇。
至于灵安郡主,你大可以放心。痴情女子没有几个能稳得住心智的,难免会有冒失唐突,你别见怪。”
唐婴宁一愣,这才慢慢猜意会出来长公主说的是什么意思。
她脸上一红,刚想回应些什么,却见方才退下去的侍女们却都回到了寝殿之中。
她便只好将话咽了下去,低头辞别了长公主,退出了湖心楼阁。
在她身后,长公主那双原本合拢休憩的凤眸却忽地睁开,愣怔怔地望着她离去的背影,眸中尽是萧索之意。
李嬷嬷走上前来,低声道:
“殿下盼了这么久,如今见到了怎么不高兴?”
长公主轻轻一声叹息:
“可怜她小小年纪便没了爹娘。
若是昭仁也能看见她,不知该有多高兴呢”
李嬷嬷安慰道:
“人各有命数。想必唐侯爷此时,也正在天上庇护大小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