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黑龙江1940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81章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1 / 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第281章在纷繁中建立秩序

奥卡姆剃刀原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法则了。

该法则最早是由14世纪方济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提出的逻辑学法则,此人在《箴言书注》2卷15题说“切勿浪费多余功夫去做本可以较少功夫完成之事”。

换言之,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涉及奥卡姆剃刀法则影响最深远的表述要数“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种说法了。

很多推崇朴素设计理念的技术人员内核大概都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

尤其是很多习惯于做减法的技术人员或多或少都受这种内核的影响。

故而伊丽莎白·妮诗会推崇这种内核的朴素设计理念林灰也不是很奇怪。

说起来林灰其实也很崇尚朴素设计的理念。

不过关于朴素设计的理解,林灰觉得关键点不是实体的多寡。

意味深长与历久弥新之美,蕴涵于简约之中,于清晰之中,于高效之中。

无论是朴素设计还是简约设计的原则在林灰看来都不是删繁就简。

而是在纷繁里建立秩序。

当然了,相比于删繁就简,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就不是那么轻易的一蹴而就了。

甚至于别说是建立起被广泛接受的秩序了,就是在纷繁中建立起一般性的规范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毕竟很多时候秩序的建立要做的事情不是对纷繁的事物求最大公约。

而是将纷繁的东西抛在一旁,找到另一套更为高效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在纷繁中建立秩序很多时候都要追本溯源。

敢于重走回头路本身就是一种勇气,而能走出另一条不同的路则需要能力。

有勇气的人并不少,但有能力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在纷繁中建立秩序这一理念,林灰只是默默放在心中。

因为在未拥有与之比肩的实力之前,这种说法只会被人当作大放厥词而已。

但林灰相信终有一日他会将自己所秉承的理念落到实处。

除了涉及到未来的道路以及设计理念这些,伊丽莎白·妮诗倒是还和林灰聊了很多。

包括但不限于一些伊丽莎白·妮诗职场遭遇以及过往开发经历的一些趣事。

这些琐碎而繁杂的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和伊丽莎白·妮诗吃完晚饭之后。

林灰就同伊丽莎白·妮诗互相道别了。

在此之后,林灰收到了胡欣的消息。

胡欣是前几天《数字青年》采访林灰的记者的带队人员。

胡欣称她已经写好和林灰之前采访有关的初稿了。

不过为了定稿的严谨性。

她打算再对林灰进行一下回访。

额,回访么??

尽管林灰觉得没啥回访的必要。

不过上次采访的时候。

胡欣声音清雅、言谈得体。

再加上不错的颜值以及不俗的气质。

胡欣给林灰留下了的印象还不错。

而且《数字青年》终归也是官媒。

林灰也没道理对官媒的记者推三阻四。

正迟疑之际,林灰又收到了胡欣的消息,涉及到回访就不需要进行摄影录制了。

如此的话,倒是省却了很多麻烦事。

林灰略作思忖,便不再犹疑,答应了胡欣关于回访的这一要求。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