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开始倡导韩非子,倡导法家的理念,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甚至有激进派的人要推韩非子为圣人。
不同以往的科举出现了,宦官制被废除,因为没有需要侍奉的人,面对监国,不再称臣,不再跪拜。
许派彻底的消弥于无形,选举监国和三省长官的荐举司出现了,把持了立法权行监督之事,想参与进来的人近乎疯狂,但后来荐举司的人都需要选举产生,商人捐钱、士子写文章、官员要政绩、军队要打胜仗等等等等。
五年后,第一次选举开始,第二位监国诞生了,他一直是翟升的心腹,翟升任监国时他是中书令,这一次选举他和翟升都事先做了许多功课,在三省长官中脱颖而出并不稀奇。
选举结束的第二天,也就是翟升退位的日子,他一家遭到了杀害,男女老幼二十余口无一生还。
新任监国震怒,想到了自己的以后,下令追查,最后发现是王永贵和许门昌的后人所为,直接被依法定罪。
又五年后,第二次选举开始,第三任监国登上政治舞台,在此之前,他也是中书令,这个位置已经慢慢变成了培养监国的摇篮。
至此,大家对选举丧失了那种魔性的热情,官员不再神秘和高高在上,甚至有人高喊,官员也会犯法,执法犯法,罪加一等,要加强荐举司的权力。
又五年过后,这位监国想要推出连任法,结局很悲惨,一时间声讨无数。
二十年沧海桑田,在这当中出生在巴蜀之地的人已经完全不同了,灵魂被解放,只要不犯法,没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
也是这一年,秦国的触手开始向外伸展,正式对外扩张,就如同狂风扫落叶,有古秦扫六国之势。
大顺覆灭,华夏大地狼烟四起,有许多小政权的支持者是西方国家,有很先进的武器,统一的战争很艰难,但是秦国却越战越勇,流了许多血,却有更多的新鲜血液补充进来。
十年后,秦国完成了一统。
接下来所面对的是工业极为发达的西方列强,更多的东西涌入了,有人走到了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想要带回国内,因为可以发财致富。
但是西方国家的打压更重,各种明暗的手段都来了,甚至是战争。
外部还好,致命的是内部的战争,荐举司为资本把控,他们推出了代表自己利益的监国,要把这个国家建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要求有几条:
废除官爵和军爵,废除官员终身制,废除士人免税制。
对部分资本开放国家全部产业,比如兵器、造钱、盐业等等。
增加荐举司的权力,要有最高司法权,选举权要应用到每一路每一州。
兵权,要拥有军队的最高指挥权,没有荐举司同意,监国也不能调动军队。
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忍无可忍,甚至侵犯了所有官员利益的根本,谈是谈不拢了,只能打。
内战爆发,甚至有敌国介入,荐举会有强大的资本实力,另一方实力就逊色不少。
他们总结经验,自我反思,于是士阁出现了,飞快的团结在了一起,最差的情况时,士阁只掌握着一路之地。
他们开始吸纳成员,因为只要和资本无关的人都可以成为士阁成员,同时他们制定了一套比法律更加严格的士阁律,每一个士阁成员必须严格遵守。
士阁提出了华夏民族复兴的政治纲领,代表每一位华夏人民执政,选举士阁领导的方式是阁推,由士阁成员参与投票,将资本成功的阻挡在了最高权力之外,断绝了资本把持国家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