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糟糕,我爹是扶苏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144章 张良初见华夏字典(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通常遇到这种情况。

都是请教旁人,咨询于老师,求教于学问渊博之人。

张良顿了顿,以他的才学。

不仅认识此字,可以解读这句,更已经领悟到了这句之中蕴含的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之理。

当然,他绝不会主动凑上去指教。

只需要这人起身左右张望,见到他称呼一声仁兄或者先生,他都可以为其讲解。

而这也是儒生们学习知识唯一的方法。

可就在张良的等待中。

让他疑惑的是。

这个犯难的儒生不仅没有咨询学问高深的人,反而抬头问道:“华夏字典呢?”

“在这在这!”同在一个书桌旁的另一名儒生抬头笑着,将手中推出来了一本极为厚重之物。

书面上书写着四个大字‘华夏字典’。

说着。

厚重的华夏字典就被推在了犯难的儒生面前。

犯难的儒生当即将华夏字典放在面前,呢喃道:

“这个字,应该是左右结构,部首应该是右边的欠字,欠字四画。”

张良见到犯难的儒生翻看陌生没有听过的华夏字典,忍不住的凑近去看,想要去看厚重的华夏字典是个什么玩意。

可这一看。

张良就懵住了。

华夏字典,他看不懂。

只见犯难儒生翻开的一页,密密麻麻的有着各种数字,文字,乱糟糟的一片。

可就在他懵逼之中。

犯难的儒生却自语道:“根据部首检字,这欠字四画,我看找到了,在五十三页。”

当即,犯难的儒生捋着书脚。

哗啦啦的瞅着,熟练的翻在了第五十三页。

“这?”

张良压根就没有看到什么欠字,更是被眼前这一幕给整的一副懵逼的样子。

不过他也注意到了,在这一层层纸张的边角位置,按照顺序,详细的记录着每一页的页数。

找到第五十三页标识的地方,非常的轻松。

可接下来。

犯难儒生的操作,就让他这位自诩天资聪颖的人,完全傻眼了。

只见犯难儒生翻到的还是密密麻麻的数字。

不过这一次好像不一样了。

有好几个完整的字。

但还是以页码居多。

搞不明白,也看不明白。

可是这犯难的儒生,滴滴咕咕的找着。

“这左半部,比划十三画,按照检字表,在部首欠字的十三画所在!”

(小篆没有隶书方正,且和简化字差别巨大,隶书和简化字没有区别一模一样,但篆书‘欠’四画没有边角,而‘翕’字,合大体相同,下面的羽字,更像是鸟的头身躯尾巴里面有三条腿,大体画下来十三画。

具体可参考最新修订版本的新华大字典!)

张良反正是看懵逼了。

不明白这样的操作,是什么意思。

旁边的陆贾也是一脸懵逼,这花里胡哨的翻看,没明白什么意思。

可是。

就在此时。

眼前发生的一幕,让张良和陆贾,都被雷击在了原地。

甚至发出了极其惊叹惊叫声,这一声惊叫,将长桌旁认真看书废寝忘食的诸多儒生,全部惊醒了过来,一个个愤怒的盯着张良。

而张良和陆贾。

一点也没有感觉,目光全然投入到犯难儒生翻开的纸张的一处描述之中。

歙:字级(二级)结构(左右)笔画(十七)部首(欠),为风气,风气吐雾之意。

收缩鼻孔。

收敛之意。《道德经》三十六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

组词:歙动,歙集,歙肩,歙歙,歙钵,歙砚,歙然,歙习。

读音:xi(详见声韵母表)

文字详解:小篆‘歙’,大篆‘歙’,燕国文字‘歙’,楚国文字‘歙’,魏国文字‘歙’,赵国文字‘歙’,齐国文字‘歙’,韩国文字‘歙’

“我,滴,天!”

“华夏字典,这,竟恐怖如斯。”

“此乃,真正的一统天下文字之隗宝,无上神物啊。”

“此物,此物,究竟从何而来?”

“敢问仁兄,此物,究竟如何应用,良只看到仁兄轻松翻阅,便在这浩如烟海的文字之中,准确无误的找到了‘歙’字,着实,匪夷所思!”

张良惊叫着迫切的问道。

此物,名为华夏字典的绝世之册!

是他迄今为止,见到的最不可思议之物。

便是纸张,和这些书册,都比不上此物之价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