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跟轮不到十八继位一样。
可这!
赢傒两眼直勾勾的盯着帛书上面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心底掀起了无边的波澜。
真的不能再真了。
“且容老夫召集族老,再验真假!”
“关内侯也尚在咸阳休养,老夫这就请叔伯前来验真假!”
赢傒攒着圣旨忍不住的道。
虽然是真的,但陛下还没有走远,托些时辰,无论如何,都要追上陛下阻止此事。
长孙监国,不合祖制。
关键还是在陛下,朝堂之上这些人,何种意见都不重要。
却是冯去疾,老臣稳重的一笑,两手握住了赢傒拿着圣旨的手道:“渭阳君,你身为宗正府令,掌管宗正府,大事小事应由你来决定啊!”
“渭阳君不妨说说自己的辨别,此道旨意是真是假?”
赢傒心中已经悲叹,目光深沉的盯着冯去疾,在冯去疾的身上,他已经看到了始皇陛下的身影。
‘好一个不通传,不准备,离开咸阳再宣,这怕是早就不耐烦我们这群老不死的纠缠了吧!’
赢傒心中哀叹,松开了手中的圣旨,沉声道:“此道旨意,断无造假之迹,是真的!”
怎么可能是假的啊!
面对赢傒的承认,众多的官员心中戚戚然。
在大秦,还没有伪造圣旨的事情发生,一件都没有。
可是。
让嬴城监国。
他娘的嬴城只是皇长孙的时候,就能惹事。
成为大律令之后,惹事程度倍增。
权威更重之后,已经到了无法无天的程度了。
现在。
他娘的竟然让嬴城监国。
那他娘的嬴城还不上天了啊!
“奉常令,不妨你也来辨别一下!”
冯去疾拿过圣旨,见没有人主动过来,就指名道姓走过去,站在了奉常令赵洽的面前。
“冯公,这真的是真的吗?”赵洽是新晋九卿之一,面对冯去疾直接发问,略有怯场的轻声问道。
“看看不就知道了?”冯去疾轻声一笑,将手中的圣旨递了过去。
都这样了,赵洽也只能查验了。
监国圣旨在陛下不在的时候,除了宗正府认可,还需要奉常府,郎中令府辨认确定。
其间。
御史大夫府,丞相府,太尉府,大律府一个不落,全部承认之后,圣旨才算是有效。
“是真的,断无造假之迹。”
虽然初掌奉常府,但他也是常年接触圣旨,一看便知。
“郎中令看看!”
冯去疾点名,该走的流程一个不能落下。
“是真的,没有造假的迹象。”郎中令也点了点头道,仔细查验后将圣旨递回冯去疾。
“御使中臣不妨也瞅瞅!”冯去疾目光扫视的问道。
主管官署的官员不在,按照职位的高地,需要逐一进行确定。
御史大夫府不似其他官署,并没有左右之分,以御史大夫,御使中臣,侍御史,治书侍御史直下官职结构构成。
“是真的,没有造假的迹象!”御使中臣点了点头,仔细查验后道。
冯去疾目光搜寻,又看向了在武将所在,道:“通武侯要不要也看看!”
王贲摇头道:“不用了,是真的,陛下立此诏书之时,本将军就在身旁。”
“李公?”冯去疾又抬头看向了一言不发的李斯。
“是真的,陛下立诏书的时候,我就在身旁!”李斯连想都没有想的回道。
冯去疾点了点头道:站在中间扫视着周围震声道:“既然三公官署,宗正府,奉常府,郎中令府没有意见,此诏书便为真,皇长孙嬴城监国!”
说罢,冯去疾手持诏书,继续道:“诸位若有疑惑者,可上前查看!”
下方。
一个个官员们面面相觑。
顶头上司都承认了,明显诏书是真的,他们这个时候再上去查看,那以后还想不想干了。
你看我我看你,却是无人上前。
但就在此时,安静的朝堂上,再次响起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扶苏直接从奉常府司署官员所在走了出来道:“我想看看!”
没错。
即便是扶苏,也仅仅是‘我想看看!’。
身为皇长子,平日虽然受人尊重,甚至位同三公。
但是扶苏并没有质疑辨别诏书真假的权力,也包括在始皇陛下的十八个儿子,都没有。
宗正府代表着赢氏宗亲,而诸多的皇子,归属于宗正府管辖,只是因为皇子身份,受陛下宠爱,地位才有此提升。
放眼望去,大秦五百年,皇室子弟有多少,数都数不过来,便是如先王昭襄王之后,除了亲子级别的关内侯,其他如重孙,玄孙之流,并无多少权柄。
不过想看看,这是应允的,更何况如今扶苏身具教化司司正,若有疑惑,质疑真假也有可能,当然,一个司署官员,质疑无效。
扶苏从冯去疾的手中接过圣旨的时候,两只手都在颤抖,至于是不是激动所导致,就无人知晓了。
“始皇三十三年春二月二日,朕决议不通传,不准备……”
扶苏轻轻的撑开圣旨,没有去看玉玺印章,反而一字一句的呢喃着诵读诏书上面的内容,不想放过一个字。
“朕意已诀,望诸公尽力辅左,望皇长孙嬴城恪尽职守,监国天下!”
修长的呢喃声从扶苏的喉咙发出。
仿佛随着看完,扶苏整个精气神都受到了打击一样,落寞的将手中的诏书递给冯去疾。
摇着头,哀叹着一句话也不说的又回到了自己应该站着的位置。
冯去疾摇了摇头。
鱼龙桥左侧的李斯也摇了摇头。
站在众多武将最前方的王贲也摇了摇头。
站在朝堂上的所有人都摇了摇头。
说真的。
没有人能感同身受此时扶苏心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但他们也能大概理解,扶苏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想法。
诸多皇子之中,这么多年,唯有扶苏一人游走在朝堂之上参与政事,参与决议,更在以往朝堂之上,坚持自己意见的发表了数之不尽的言论。
扶苏!
敢和李斯在朝堂之上对簿,争的面红耳赤。
敢和护国都尉冯劫,上将军蒙恬等一众将领当面对峙。
敢和冯去疾在政事处理上决然驳斥。
期间!
不乏有政令推行。
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