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神话版三国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四千三百四十五章 眼前一黑(2 / 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什么,区区都乡侯居然敢骂我们三个县侯,你是不想混了是吧!」李催三人异口同声的对着华雄怒斥道。

被死拽住的华雄顾不上这三个败类的爵位压制,反而在一旁坐着的皇甫嵩,脸黑的跟锅底一样,乡侯吃你家大米了,这么看不起乡侯?

然而还没等皇甫嵩开口,李傕好像意识到,这里还有一个都乡侯,于是扭头看向皇甫嵩,看了两眼之后肩膀上长出来一条胳膊,对着郭汜就是一个巴掌,「你怎么说话的,皇甫将军还在着呢,什么区区都乡侯,不知道乡侯已经

是非常高的爵位了吗?」

皇甫嵩胸口梗了一口老血,硬是吐不出来,县侯了不起是吧,哦,县侯确实了不起,整个汉室现在只有十个县侯,就这还包括了面前三个畜生,这么一想皇甫嵩心态莫名的不太平衡。

没办法,勒索可真是好手段啊,相比于兢兢业业的匡扶汉室,还是得靠横财,比方说勒索刘协,一把就县侯了。

毕竟县侯本身就不怎么给活人发放,毕竟真册封了县侯,理论上再往上就没有晋升的余地了,而封建时代,没有晋升余地,还有很长的寿命,就只剩下两条路,要么皇帝换掉,要么人换掉。

故而一般也就只有开国的时候会大规模册封县侯,刘秀一系的云台二十八将都是县侯,但这些县侯都在传递的过程之中逐渐的失却了部分的食邑,从县侯跌落到乡侯,再落到亭侯,不过到亭侯之后就不会再跌了。

军功爵制度、列侯和列侯之下是两套体系,列侯之下,就算是最接近列侯的关内侯,也是没有国邑的,就算是进行了特赐,也不能传于子孙,而列侯的国邑,只要列侯自己不作死,是可以有序的一代代传承下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只有出了列侯之后,才能稳定传承的原因,没个列侯之身护体,抗风险性实在是太低,列侯之下的爵位,就算是最高级的关内侯,父传子之后就变成了十级爵位,传给孙子就成为了五级爵位,再之后如果还无功勋就会变成白身。

有了列侯出身之后,哪怕子孙没有功勋,最多也就跌落到亭侯的层级便不会继续降低。

不过也因为列侯不存在代降这个问题,导致一个国家可以供养的列侯是存在极限的,汉武帝酎金夺爵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为了清除掉部分没有能力的列侯,以避免后续无法册封新的列侯。

一般来讲,不遇到那种开拓战争的年代,一朝天子也就册封个位数列侯,中间也就个位数列侯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爵位,或者更直接一些绝嗣之后,被国家收回了封国等等。

比方说万鹏,万鹏的爵位全称叫做门德亭侯,而万鹏的祖先,万脩则是槐里县侯,这其中就有小宗替大宗和代降的原因,可不管怎么降,列侯就是列侯,没什么好说的。

「你们几个闭嘴,给我滚!」皇甫嵩看着已经拳打脚踢起来的几人,黑着脸对着他们怒斥道,也就李催这群人敢在皇甫嵩面前这么整,其他的将帅还真没有一个敢这么乱来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