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和往事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四十五章 特殊年代(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个时候,经常有一队一队的人,锣鼓喧天地从大街上走过,唱着歌喊着口号,带着红袖箍,要是再穿一件绿军装,那就更不要说了,那就是街上最亮的风景。

恰恰那个时候,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大舅那里又发生了一件蹊跷的事。

我大舅从成武财政科调到鄄城一中后,在总务主任的位置上一干就是二十年。鄄城一中是一所老牌高中,是省重点中学。

冬日的此刻,在这个县城中学里,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整个校园被洁白的雪花所覆盖,仿佛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操场上空无一人,只有厚厚的积雪在静静地堆积着。雪花纷纷扬扬落下,宛如天使的羽毛,轻轻地触碰着地面。没有了学生们的欢声笑语和奔跑的身影,操场显得格外寂静和冷清。

教室的屋子也被大雪覆盖,屋顶上堆积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像是给屋子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窗户上结满了冰花,像是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寒风透过窗户的缝隙吹进来,让人感到阵阵寒意。

校园里的树木也被雪覆盖着,树枝上挂满了晶莹剔透的雪花,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仿佛在向大地鞠躬。远处的山峦也被雪覆盖着,与天空连成一片,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山,哪里是天。

在这个寒冷的冬日里,县城中学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童话世界。

学校已经放了寒假,我大舅准备收拾一下,回老家过年。

我大舅隔着窗玻璃,看着雪景,虽然学校的教学并不很正常,但在这里一切都熟悉了,一切都归于平静,自己在这里就是平静地工作、生活。

虽然不再代课,但我大舅国学的底子在,私塾出来的底子就是好,学校平常的毛笔字都是他来写,学校有个什么稿子,虽然他执意不再执笔,但还是要经过他最终审阅。

我大舅看着外面,咦,那是谁过来了?学校已经放假了,这下着大雪,校园里没有一个人走动,怎么好像往这里来了两个人,一个是王校长,那一个不是县***的窦副主任吗?是的,就是他俩。

我大舅急忙开门,迎住两个人:“王校长、窦副主任,你们怎么来了?这下着大雪,大冷的天。”

两个人进屋,拍打着肩膀上的雪花,窦副主任看着室内说道:“老袁,你这房间收拾得可够干净的,满屋书香啊,看着你书架上的书,你的工资都买书了吧。”

王校长说:“就现在这个样子,学校的图书室都没有书了,我想找点东西看,都要到袁主任这里来呢。”

房间里也没有多余的凳子,王校长坐在一个马扎上,唯一的椅子让窦副主任坐下,我大舅就坐在了床上。我大舅问道:“窦副主任,这样冷的天你找来,肯定有事吧?”

窦副主任点点头:“我就不喊你袁主任了,我还是喊你袁哥,这里就咱三个人,虽然我也是代表组织和你谈话,但在你的房间里,咱说话就随便些。是这样,你也知道,现在全国形势一片大好,革命群众的觉悟越来越高,全国乃至我们鄄城、鄄城一中的形势那是日新月异,只争朝夕啊。前天,我们接转了来自你家乡鱼邑的请调函,调查你在徐州读书期间的情况,请你先口头复述一遍,我们先不做记录。”

倏忽间已经二十多年过去,猛然提起,我大舅不觉吃了一惊,他当然知道当时的形势,当然知道这件事的严重性,好在,他自己的历史就是清清白白,就是无任何瑕疵。

我大舅不慌不忙地说:“我 1949 年 4 月参加革命,就在成武县财政科参加工作,我的档案里有我写的自述材料,我的历史清清白白,这点吕冬跃老师可以证明,是他当时把我要过来,把我安排在了成武县财政科。”

窦副主任苦笑着:“老袁哥,你还不知道吧,吕冬跃也已经靠边站了,他都自身难保了,他的证明只能是适得其反。”

我大舅吃了一惊:“这样的老革命也靠边了,他在徐州时是地下党支部负责人啊,引导不少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

窦副主任说:“此一时彼一时,你还是说说,那天晚上,萧其准带领几卡车的国民党兵,围住学校,几百学生集体加入三青团,又参加了战斗,参加敢死队,后来又到了台湾。”

我大舅深深吸了口气:“我是知道集体加入三青团的,我看着他们被押上卡车,几个学生被打,看着乱哄哄的学校一下就冷冷清清了,我就趴在墙头外面看着,我可以说得清清楚楚。但我不知道他们上了战场,当了敢死队,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台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