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阅接近尾声时,玫瑰轻轻合上手中的初稿,抬起头,看着大家说道:“这次的初稿创作,大家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作品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但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让作品更上一层楼。接下来,我们可以针对这些问题,逐一讨论修改方案。”
得利点头表示赞同:“没错,情节逻辑的调整需要我们共同思考,确保每一个转折都自然合理。”
饭敏正也说道:“我觉得职场场景描写的丰富,能够极大提升故事的可读性,我们可以多参考一些真实的职场案例,获取更多灵感。”
崔百合和金达莱相视一笑,金达莱说道:“角色塑造是故事的灵魂所在,我们一定要让每一个角色都鲜活起来,让读者产生共鸣。”
于是,大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讨论。针对玫瑰提出的支线情节精简问题,大家各抒己见。有人建议可以将支线情节中的关键元素提炼出来,融入到主线情节中,既能保留支线情节的有益部分,又不会让故事显得过于繁杂。对于得利发现的情节逻辑问题,大家讨论了多种强化因果关系的方式,最终决定通过增加领导与主角的私下沟通情节,展现领导对主角失误的重视以及调职决定的考量过程,使情节发展更加合情合理。
在丰富职场场景描写方面,饭敏正分享了一些他收集到的职场趣闻和细节,如不同公司独特的会议文化、职场中的微妙人际关系等,为大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大家讨论后认为,可以将这些细节巧妙地融入到相关场景中,让职场场景更加生动逼真。
而对于角色塑造问题,崔百合和金达莱提出可以为主角的那位同事设计一些独特的小习惯,比如在紧张时刻会不自觉地转动手中的笔,或者在提出重要建议时会习惯性地双手交叉抱胸等。通过这些细节,强化角色性格在后期情节中的体现。同时,为这个角色增加一段在项目中面临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抉择的情节,展现其性格的成长与转变,使角色更加立体丰满。
随着讨论的深入,每一个问题都逐渐有了具体的修改方向。工作室里的气氛也从最初审阅时的严肃,变得越来越热烈。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对修改工作的期待和信心,因为他们知道,通过这次修改,这部作品将以更加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讨论结束后,成员们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对修改工作进行了分工。玫瑰负责统筹全局,协调各个部分的修改进度,确保整体风格的一致性。得利专注于情节逻辑的梳理与调整,对每一个情节的因果关系进行细致打磨。饭敏正全身心投入到职场场景描写的丰富与优化中,力求让每一个职场场景都充满生活气息和吸引力。崔百合和金达莱则集中精力对角色进行深度塑造,从角色的语言、动作到内心世界,全方位丰富角色形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工作室里再次响起了键盘的敲击声和讨论声。成员们各自忙碌着,将讨论出的修改方案一一落实到初稿中。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反复斟酌,每一个情节、每一个角色都在他们的精心雕琢下逐渐变得更加完美。
在修改情节逻辑的过程中,得利遇到了一些挑战。其中一个情节是主角在解决一个项目难题时,灵感的出现略显突兀。他反复思考,尝试了多种修改方式,最终决定在主角遇到难题后,增加一段他在公司图书馆查阅资料、与其他同事交流想法的情节。通过这些铺垫,主角在不经意间从一本旧书中获得灵感,就显得更加自然合理。
饭敏正为了让职场场景描写更加生动,查阅了大量的职场资料,还与一些职场人士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描写公司的茶水间场景时,他增加了一些有趣的细节,如不同性格的同事在茶水间的不同表现,有人总是在茶水间抱怨工作压力,有人则会抓住机会与领导套近乎等。这些细节的加入,让茶水间这个职场常见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