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如果反腐这个动作只能带来一击,那还并没有必须要使用的必要性;可是,刚好反腐又能为集团带来现金流,或者说,这个现金流必须归集团所有,才有实施的必要性。那就看一下,是不是完全可以归集团百分百所有?
毫无疑问,现在是集团说了算了,就算这个灰色收入之前是客户拿给自己的中层班干部的,理论上讲,集团中层干部代表的就是集团,那中层干部打着集团的名义拿了客户的钱,现在集团要对自己的中层干部开刀,自然这个钱中层干部拿出来之后要还给他们的呀,这个也没问题。
可是,这样的想法是一厢情愿,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去想的,或者说是站在公道或者正义或者良知的角度上去想的,但这些角度不一定能投射到现实,世界是一个草台班子嘛,现实也往往是残酷的。
现实有时候并不总是与所谓的公平正义啦、良知公理啦产生联系的,反而很多时候只跟这些东西的对立面是好朋友,原因表面上得说是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实际上就是自身利益优先嘛,早就不想看那拙劣的表演了。
集团自然不会把这个中层干部拿出来的钱再退还给客户的,因为集团要用这笔资金来提高自身的利润率,因为这是‘戴维斯双击’更关键的一击,那就是业绩。
为什么说这一击更重要?前面说了,这是务实的一面,而反腐这样的热点,或者说重大利好,是务虚的层面,由虚向实,业绩能否兑现就成了关键的一环。也就是说,你反腐这个虚,是可以瞬间让资本市场提升对于集团市值的估值,对股价带来正向提升作用;但是,如果在未来,你的业绩不得不被投资者看到的时候,你的业绩是好的,那没有问题,你的股价还会继续被看好,也就是说,你之前推升股价的根源,这个虚,经过了市场的验证,那这个逻辑就持续有效;
但反过来,如果你的业绩不达预期,或者说大家都觉得你这个反腐肯定会带来公司治理效率的提升,这个效率的提升就会反应在集团的利润上,可实际呢?你的业绩反而是下降的,那就完了,那就说明你之前让我推高你股价的逻辑是假的,那投资者自然是‘用脚投票’,马上就走,那股价不是瞬间就会跌下来嘛,那之前的反腐所带来的效力也就事倍功半了。
所以啊,这个钱,一定是要用来美化财报的,这是一个多完美的闭环啊。
宁致远一直对于自身遭遇有种莫名的不安感,这种不安不是来自于自身,而是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总觉得这背后肯定有某种事情之外的,阴谋也好,利益也好,总是不仅仅是自己的这件事这么简单,可是,这背后的逻辑,当时他一时间也分析不出来。
可是,随着事情的慢慢发展,随着自身经历的因缘际会,现在,他瞬间脑海里清晰了起来,无论这是不是事实的真相,最起码,这是对于自身遭遇之外的事情的一种有理有据的推论。
这是多么完美的手法啊,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手段上。在集团股价走势连连下跌,止跌无望之际,通过把自己抓进来,向外界释放反腐这一信号,公布重大利好,股价在自己被抓后的两个月就开始了反弹,说明这一方法是有效的,最起码在手段上是有效的,那就要坚定的使用这一手段。
然后,自己被抓到上市公司必须发财报的时间节点,大概是有5个月的时间,那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集团下属的各个子公司也基本上可以完成对于跟自己一样岗位上的人的约谈以及把这些资金收回集团,美化财报;到时候财报在一公布,业绩大好,股价就有可能从反弹进入到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