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平安银行大厦。
新丰纺织举行了高层会议,平安银行的夏高翔、叶熙明亦以董事身份参加。
童润夫、李升伯等人,此时眼神恭敬的看着陈光良,没想到这次的‘纱交风波’是他们获利最大。
2.5万包,每包290元,仅这部份就赚了250万元。
而实际上,新丰纺织还有大量的库存,差不多2万包的样子。
会议开始,陈光良说道:“新丰纺织现存的纱锭和棉纱包,将作为未来的战略物资储备,棉纱这次被炒高,短时间可能会有一定的回落,但长期来看,稳定这个价格没有问题。”
战争一开,棉纱包上300是很正常的情况,这还是法币贬值前夕的(1940年后逐步贬值)。
童润夫点点头,他接着说道:“新丰纺织自从营业以来,已经产生600万的利润,扣除投资香港工厂和重庆工厂,也还剩下350万的利润。这部分该如何分配?”
显然,这次会议就是讨论这个。
陈光良当机立断的说道:“拿出300万的资金分红,毕竟我投资糖业和酒精业,也欠平安银行不少债务。”
各分150万,陈光良的分红偿还平安银行,还剩下450万的债务。
童润夫说道:“这个没有问题,实际上这三百万的分红,基本也是炒棉纱的利润.新丰纺织的资产值已经高达1500万(库存棉纱包就值600万),债务则保持在500万,发展相当的快速。”
净资产已经突破1000万,这才两年时间,上涨了七八成。
而且这大戏还没有开始,1938~1940年是纺织高回报,新丰纺织四家工厂,一年赚500万也是轻轻松松。
陈光良接着说道:“接下来,我会暂时移居香港,新丰纺织就麻烦你们四位管理,有什么问题电话电报联络。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到沪市和大家讨论的。”
此言一出,四人又是有些惊讶,心里甚至嘀咕——陈光良是不是太过杞人忧天,租界那么安全,难道还比不过香港?
当然,大家也没有说什么。
最近一两年,陈光良经常不在沪市,这些企业早已经有完善的运营规则,陈光良不在也能正常运营。
“好的”
随后,会议解散。
新丰纺织目前三座工厂开工,而重庆工厂才刚刚将纺织设备运到不久,预计要年底才能开工。
包括榨糖厂也是,也要到10月份左右,正值甘蔗丰收时开工。
紧接着,陈光良又召集平安银行的高层们,商议。
“北四行的股票,找个机会卖掉,有利润就行。”
此次,陈光良是双重获利,趁北四行股票暴跌的机会,平安银行吸纳了上百万的股票;保守估计,能赚个20万左右。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北四行的股票已经稳定,我们会尽快出售掉。”
接着,陈光良说道:“当前,时代影业的贷款只剩下80万、新丰纺织的贷款也仅剩下500万(棉花库存就值600万),我个人的贷款也剩下450万,平安银行恢复了丰厚的现金储备,存贷比在50%不到。”
夏高翔补充道:“存贷比在46%,平安银行的总计存款达到3500万,总贷款1610万。事实上,贷款给新丰纺织的资金,也算是现金流,毕竟棉纱包可以随时变现。”
就是贷款给陈光良个人的,大家也知道陈光良并不缺钱。今年上半年,陈光良及其家人已经委托平安银行,向香港转运11.8万两黄金。
这部分资金原来算平安银行的存款,但后来则不算,如今算是香港平安银行的保险库资产。
也就是说,这3500万存款是最近一年多猛增的,基本都是储户的资产。
叶熙明此时开口说道:“既然平安银行存贷比降低至50%以下,我们的贷款或投资,是不是可以考虑新项目,例如吸纳租界的地产?”
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
租界在1938年,涌入三百万人口,从160万涨到450万,试问这租金怎么会不暴涨呢?
陈光良当即说道:“拿出300万的资金用于购入住宅收租物业,以及纺织机械设备,动作要快,争取8月前完成,但不要买高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