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68章 不一样的春节(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一天,陈光良来到招商局的金利源南栈码头,视察工作。

他现在发现,担任招商局的总经理,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招商局资产庞大、组织架构复杂、经营呈现多元化,如果他能将招商局打理的井井有序,那么相当于他在航运上的经验就会非常的丰富。

金利源南栈码头,是招商局在沪市的主要码头,其余还有川蜀路北栈、浦东华栈等几座码头货栈。

今天是招商局开通南北、南南两条固定航线的日子,除了陈光良前来参观,还有交通部总长兼招商局理事长朱家骅、沪市的行政长官吴铁城、保安处处长杨虎、杜月笙、黄金荣等人的出席。

在现场,陈光良还是比较谦虚,将自己视为一个‘经理人’,向大家汇报者工作。

因为他深知,狂妄的人是都没有好下场的,例如他身边的沪市保安处处长杨虎。

前世此人盘踞沪市长达十年,又是青帮大佬,其势力比起杜月笙、黄金荣之流还大;正因为如此,其狂妄到想和总司令称兄道弟,平起平坐的想法,所以在1931年便已经只是捞到一个南鲸方面的虚职。

“招商局的四艘船投入到这两条航线后,不仅令南北、南南的沿海交通更加顺趟,同时也进一步发展起民族航运业,和洋人同台竞技”

陈光良向大家介绍着这两条航线开通的重要意义。

朱家骅高兴的说道:“说起来,这两条航线还是陈先生率先开通,并和洋人竞争,让一向骄傲的洋人主动谈判,这个事情可是人尽皆知。”

其余人也挺佩服的,陈光良在招商局一股没有,且拒绝招商局开出的薪水。如今倒好,招商局在他的治理下,他居然主动引进招商局进入这两条航线。

陈光良回道:“洋人欺软怕硬,只要我们华人有竞争的勇气和资本,他们乐意和我们做朋友的。”

“哈哈”

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陈光良说句话,自然完全很有说服力。

不一会,大家便来到码头边缘,只见招商局新购入的四艘3000吨的海运货船,雄赳赳的停在海面上。

这四艘船的船龄也只有十年,属于‘次新船’(当然是对于华商来说),每艘船的价格也就30万大洋;因为是去英国本土购入的,故船价不算高。

招商局的航班,正好和环球航运的航班进行错开,至于经营如何,那就得看招商局管理层的水平了。

朱家骅期间还是说道:“可惜,就是不是新船,不然也能展示展示招商局的焕然一新。”

陈光良在一旁说道:“部长,招商局还欠着400万美金的外债。”

朱家骅愕然,随后反应过来的说道:“对对,招商局在你的领导下,焕然一新,我都忘了这回事。旧船业不错,这四艘船看起来就像新船。而且我听说,你们亲自派人去英国宣传,价格也是便宜了很多。”

船的价值,不仅要参考船的设备性能、焊接方式等等,还需要考虑船的年龄、船的用途等等,是综合方面的考量。

这四艘船,若不是碰到欧美经济大萧条、航运大萧条,船价高一倍都不一定买得到。

这时候。

周围的人也在为陈光良担忧,一个借款400万美金的招商局,说不定哪天就突然没有了。

别看陈光良现在各方面的改革如火如荼,一旦还不上钱,那招商局就会再次混乱;届时,陈光良的名声也就大受影响。

当初谁肯接这个烂摊子,怕是也只有宋仔文使用了非常规手段,才让陈光良妥协。

随后。

众人一同走上‘海元号’,这四艘船分别是海元、海利、海亨、海贞号。

“各位,这是我们招商局第一位远洋千吨以上海船的船长——马家骏船长,他现在已经是海元号的船长。”听到陈光良的介绍。

大家纷纷和马家骏打招呼,毕竟人家确实有本事。

马家骏1928年入雇招商局时,虽然他已经通过考试,已取得船长任职资格证书,但该局的海轮船长向来都由洋人充任。后经华夏航海界一再要求挽回权益,应该任用具有中国商船专科学校资历者当船长,正义的呼声终于取胜,1928年7月,马家骏以中国第一人升任招商局1500吨级的图南轮船长,时年36岁,并被评为甲级船长。1929年3月,招商局又调他替代外国船长,接任2千吨级的新昌轮船长,行驶南洋航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