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宇宙通鉴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八节《大秦帝国》(1 / 3)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二节秦又称帝 第二节秦又称帝 东周的春秋时期,东方文明扔掉了高尚的骑士精神。本来,东西方文明都承自同一祖先,都有相同的道德规范和制度。这些规范和制度非常详细,不论是生活方面还是战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比如,打仗时,堂堂正正地公平决战,赢方光明正大,输方心服口服。一方用一个团,另一方也只能用一个团,而不能用一个师对一个团来以多胜少。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就是凭仁义当了霸主。他不做小人,不愿意半渡而击,所以迎来了失败,从此,东方文明成了小人的天下,阴谋诡计开始大放异彩,仁义之人成了傻瓜,阴险的小人流氓胜者为王。 东周春秋末期,中原出现第二次礼崩乐坏,圣人孔子复礼也无济于事。另一圣贤老子则早已经看透世人,无为不管。老子本是周朝史官,掌管大量古文献资料,他用七十年时间看了大量上古文明古籍而悟道,他深知,人类文明是一个整体,也有循环和轮回,只能天道能改变和决定,人是改变不了的。只有少数人可以参禅悟道、天人合一。 后来人类有个传说叫“老子西出函谷关化胡”,不是说老子变成佛祖,也不是说老子点化佛祖。因为老子出了函谷关就去向不明了,人们怎么知道他化胡的呢?实际情况是,老子比释迦牟尼早几十年悟道,释迦牟尼参悟史前文明的资料时也参考老子的著作,受到启发后进一步完善了佛教理论。 月球中的圣星人此时决定彻底回收各种高科技资料。因为高科技在有素质的人手里可以维护正义,在没素质的人手里就是祸害。领悟到此点的人类各大宗教同样秉承这样的理论,反对所有的普通人探索和掌握高科技,因为谁也不能保证高科技武器不会落入坏人手里。 战国时期,很多有心的人类发现各种史前资料(工具书、科技书、历史书等)在一点一点地神秘消失,于是他们开始整理收藏学习消化,大部分资料碎片为墨子所得,造机器人的碎片资料为鲁班所得,机器动物的碎片资料流传给后人诸葛亮,其中有“木牛流马”《山海图》的碎片资料被整理为《山海经》。 韩国的韩非子分析他所收集的史料后,得出天体运行以4560年为一个大循环的结论。地球另一面的玛雅文明也是如此记录。(此处的韩国为“三家分晋”中的韩国,晋国在春秋末分为赵国、魏国、韩国。) 圣星人领袖发妻的元神在几千万年前转世为地球生物,为了找回她。圣星人发明了“寻人器”,可以从38万公里远的月球扫描地球上的生物进行大数据分析。为了测试“寻人器”的可靠性,圣星人的两位科学家亲自转世为“庄子”夫妻。 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圣星人银针)不哭,反而哈哈大笑:“她(冰魄炎魂)不想和我在地球上玩过家家了。这么早就回去了,解脱了。我还得一个人继续完成测试。” 其他人看到庄子的奇怪表现,问他为什么不哭反笑,于是外星人庄子给人类好好上了一课,讲了什么是能量形态的有意识的数字化生命(量子生命体),看这些人类什么时候可以懂。 结合测试结果,“寻人器”虽然作了一些改进,效果还不是很好,精确度不是很高。但是圣帝尊也决定要下凡寻妻了。这时地球东方正处在战国时期,圣帝尊在月球中挑选国家、君主,他要顺便体验《地球创世纪》的资料片《战国群英传》,以更好地引导人类上供精神能量。 地球时间公元前228年的某天,圣帝尊“附体”到了当时凡间最具有潜力的秦王身上,帮秦国统一六国以便人类更好地上供精神能量。 圣帝尊有个意外收获就是发现了一个人才,吕不韦。这位巨商因为帮助秦始皇的父亲继承秦国王位,被任为丞相、封为王侯。 当时魏国有信陵君、楚国有春申君、赵国有平原君、齐国有孟尝君,这四公子都在礼贤下士、结交宾客方面争高低、争上下。吕不韦认为秦国比其他国家都强大,但地位一样的他在这方面却不如四公子,很是自卑。 当时还有许多有识之士纷纷著书立说,不但当时天下闻名,而且还可传之后世、永垂青史,这一点更令吕不韦相当眼热。 吕不韦工作很忙没有时间去著书立说,于是他也招来了大批文人学士,给他们优厚的待遇,让他们当中凡能撰文者,每人把自己所闻所见和感想都写出来。等到文章交上来后,只见里面五花八门:古往今来、上下四方、天地万物、兴废治乱、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全都有所涉及。 吕不韦又挑选几位文章高手对这些文章进行挑选、归类后综合在一起做成一本书叫《吕氏春秋》。成书后,吕不韦又让门人修改了好几遍,直到吕不韦自认为此书是前无古人的杰作,夸口说该书是包揽了“天地、万物、古今”的奇书。 为了精益求精,也是为扩大影响,吕不韦请人把全书誊抄整齐,悬挂在国都咸阳的城门进行宣传,他声称如果有谁能改动一字即赏给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虽然没有一个人能对书上文字加以改动,但不一定就证明《吕氏春秋》字字珠玑,达到了尽善尽美的程度,那是因为人们都敬畏吕不韦的威势,没有人愿意出头罢了。 秦王继位后,尊吕不韦为相国。这时圣帝尊正好下凡附体在秦王身上,化身秦王的圣帝尊有时会召来吕相国切磋才艺,看似完美的《吕氏春秋》中是有很多错误的,圣帝尊绝对敢改也有资格改。 比如吕不韦有个疑惑就是《吕氏春秋》中说大禹时天下有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才有3000个国家,周时只剩下几百个诸侯国。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变化? 圣帝尊给他解释除了大国吃小国的合并原因,最主要的是因为大禹时正是四大部洲从盘古大陆分裂的时候,还可以勉强管理亚洲、欧洲和非洲的1万多个国家,商汤时只可以管理亚洲的3000多个国家,周时由于接手的是反王四起的烂摊子,也就只有中原地区还算不错,其他很偏远、很落后的地区直接就扔出去弃之不顾了,所以周时开始只有三四百个国家。而现在的秦国就更小了,是由十几个小诸侯国慢慢合并的。 吕不韦听完似懂非懂,心说怪不得呀,于是他又提出另一个问题:一直不知道商朝的闻太师远征的北海在哪,因为中原地区的北面并没有海啊! 圣帝尊继续给吕不韦扫盲:北海在亚欧大陆的北面,圣星人称之为“北冰洋”。以步兵为主的大部队从中原到北海行军打仗,光来回路程就要走一年多。后来成吉思汗的蒙古国距离跨度更大,从西到东、从北到南骑马都要走一年。 吕不韦心想,那我再问个八卦的问题:“那周天子穆王和西王母在瑶池相会是怎么回事?” 圣帝尊回答:“西王母就是埃及艳后,瑶池又叫遥池,因为离中原很遥远,2000年以后叫维多利亚湖。周天子从文王开始至穆王,始终是王,不敢称皇帝。周穆王去埃及是为了证实一件事的。因为古籍中记载夏朝禹帝传下秘令,人间从他以后只能有王,不可有帝,除非天上之神再临凡间,附体到人王身上,人类才可再次称皇帝。不尊神令,会有灾难。商纣王再狂也只能是王,哪怕就是两千年后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其领袖也只能自称是国王。” 吕不韦暗想,这秦王怎么突然懂这么多呀,什么埃及艳后?商纣王?还知道两千年后的事?吕不韦猛然又想起一个问题,他表现出求知欲很旺盛的样子又提了个难度很大的问题:“臣闻史书中说女娲娘娘生日那天去火云宫拜见三皇,返回后发现商纣王有错遂致其灭国。据臣所知,三皇曾是人,而人又是女娲所造。那么请陛下分析一下,为什么女娲娘娘过生日,不是别人来拜见自己,反而要出门拜见自己造的人?”心想:如果你知道上古轶事的话,我就真怀疑你不是凡人了。 圣帝尊索性摊牌,详细解释、娓娓道来: 三皇是圣星人圣帝尊、冰魄炎魂、银针的附体人身——黄帝、神农、伏羲。女娲则是冰魄炎魂的另一身份。冰魄炎魂很享受人类的膜拜,有些许自恋的她在自己雕像的眼睛里装了监控。那天在生日party直播时,只见纣王举起咸猪手在栩栩如生的雕像身上四处乱摸,嘴里念念有词,唱说“可惜不是真,陪我到宫中……” 出丑后的冰魄炎魂当时就想毁掉纣王的江山,于是想了一条妙计。冰魄炎魂遂不动声色地和圣帝尊提及尽早实施封神之策,以收回法宝和招揽出色的地球生灵为由,导演了一场人类王朝的更迭,顺带收集精神能量。 圣帝尊最后表示,其实纣王除了有点色,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后来变坏也不完全是他自身的原因。主要还是那个雕像在冰魄炎魂的潜移默化下太艺术了、太前卫了、太活灵活现、太勾引人了。要知道能随意换身体的圣星人的艺术文化领先人类几亿年。 那真是当世少有的雕像。绝美的面容、细长的脖子、披肩的卷发、挺拔的胸脯,纤细优美的腰肢下是一个完美的臀部,双腿十分的修长和笔直,尤其是小腿的曲线是那么的细腻和流畅,赤足如玉般亮白通透。这个从头到脚有一米六八的雕像并没有很暴露,相反,其全身上下几乎被衣饰捂得严严实实,这样更烘托出其超完美身形曲线,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在显示着女人的魅力。 普通人膜拜雕像时大气不敢出、眼不敢直视,头微抬,只存敬畏之心。而纣王自恃在人类社会中的无上地位,由好奇转而细细打量,进而产生邪念…… 但自那以后,圣帝尊就命令所有圣星人将这件事引以为鉴,尽量少惹麻烦,别像小女孩儿一样,不说自己穿得太暴露,反而怪色狼骚扰。 吕不韦知道这些上下几千年的真实奇闻后表现得很聪明,他在书中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解释,让读者自己领悟。看到吕不韦的表现甚好,圣帝尊答应在合适的时候安排他上天工作。 灭六国一统天下圣星人也帮了秦国不少忙,毕竟一统天下以后如果最高领袖指挥得当,能将子民的生产力更好地提升,也会给“神”带来巨大而持续的能源啊。 圣帝尊速战速决的意图传递到了月球,秦军在神的暗中帮助下战斗力很强,于公元前222年以一国的军队拿下了六国。 为了高效率的管理国家,圣帝尊甚至下令建造了一个日行六百里的“铁路”系统。用质地坚硬的防腐处理的木材铺设作轨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枕木之间填充平整,枕木之间的距离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只有到了专门的车站才能停下来,然后换上另一匹吃饱休息好的马,继续飞驰前进。这样就可以达到很快的速度。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这是一种最最节省地使用马力的方法,一种效率极高的方法。 当时,散落在六国民间的武器太多,为了防止有人作乱,全部由官方收缴,全都做了车轨,这是个一举两得的方法。 在圣帝尊的努力下,不但车同轨,当时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而且科学,全国所有的设备和武器制造也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比如武器坏了,随时随地能找到配件安装使用。 即便如上所述一般圣帝尊尽心管理,但还是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要分兵驻守各国是不可能的,那会被各个击破。增加军队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承受不起巨大、高昂的军费开支,那么多人马要吃饭的呀。战争早期可以实行以战养战,军队到各国抢粮食吃,抢到什么,就吃什么。但都占领了,都是自己的了,就不能那样了。而且也基本百废待兴,各国已经没什么供养力了。 那就铸造不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