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书一听,立马明白咏元帝的意思,连道:“回陛下,正是。”
“拟旨,原青州通判白云曦格尽职守,为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利为社稷,朕甚嘉之。自即日起拜为正五品户部员外郎”。咏元帝大手一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待职通判,一下子连生三级。
众人只能默默听着,羡慕有余也只能暗道,这厮时运太好。
接着又是一道办差的圣旨一并送去了城西白家,此事也算告一段落,只等看这差事办的怎么样了。
谁也不曾想到这个中关节的牵连,竟是一女子的手笔,测算无漏,就连咏元帝的反应都掐的准确到位。
朝退后,洛璃洵若有所思的看想秦玥玺,不知这件事中,太子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只是让他帮忙,提一个合适办差的人,却并未直指白云曦,但白云曦的确合适不过,整件事细想下来,只有完美二字。
两道圣旨还没到白家,白昭仪已经听到了消息,先是喜后是惊,呆坐良久,急笔一封书信潜亲信赶送白府。
白府上下焚香摆案接旨,算是二爷过后的一件喜事,大喜事,连升三级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运气,正五品,再进一品那是能入堂朝议的。
老夫人高兴的给下人封赏,丧期不好大张旗鼓的祝贺,也不好端酒上桌,只的压下喜悦,关起门来给祖宗磕头,又吩咐府里要恭谦。
白家大房更是高兴,白家大爷自己也没想到,能再入户部,还是正五品,说不开心那是假的,但也没有脑门发热的地步,因为还有一道圣旨,那些妇人不知道,粮草如果那么好筹,这差事怎么也不可能落到他头上,正思来想去,就收到了宫里来的信。
白云曦拿着信,一个人到书房关门展开,胞妹这个时候来信,必是有嘱托的,果然,信中言明,此次升迁与太子和二房的侄女有关,另外关于粮草的事让他找侄女探探口风,或许能有所帮助。
拿着信许久,白云曦才起身拿出火折子,将信烧干净,初时的喜悦已经冲淡了许多,自己的妹妹肯定是知道些什么,否则不会给他写这么一封信,圣旨明言是即刻启程,也就是明儿一早,他就的动身,这时候才想起来,回来已有接近十日,还未曾见过妹妹提起的侄女,只是听闻身子不大好,住在安院。
时候不多,容不得他细想,白云曦起身便去往安院,只是他到的时候,发现院门大开,却连个守院的下人都没有,不禁脸色不愉。
“大老爷好!小姐在里面,你进去吧。”绿芽儿从屋中走出来,看到院子中的人按着吩咐乖乖的问了声好。
白云曦顿了下,这是知道他会来,在等着他,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越想弄明白,脚步也越快。
青锦正在屋中侧堂桌子边提笔写字,这是这些年唯一坚持做的事。
见人进来,青锦正好收笔,这个大伯她也是第一次见,和父亲到有几分神似,从卷宗中对他也有所了解。
同时,白云曦也在打量自己的这个侄女,对于对方的回视并不做声,只是打量片刻之后,走到桌前,看着桌子上墨迹未干的宣纸,都说观字识人。
不似的女子笔风的娟秀,笔触力道运用恰当好处,起笔落笔有利落藏锋,端是一副大气磅礴的草书,看的出起码有十多年功底,实属难得。再看内容,‘万里锦绣河山,谁主沉浮’,若是男儿,白家之幸。
“好字!”这是白云曦进来后许久说的第一句话。
“大伯!请坐。”青锦抬手向着一旁的椅子,自己绕过桌子走了出来。
白云曦并未苛责她的没规矩,随着青锦一旁做下,喝着青锦递过来的茶水,又是许久不出声。
“还未恭喜大伯升迁。”青锦也不介意他的沉默,这位父亲颇为敬重的大哥,她的大伯,果真是如宗卷所说,心有丘壑之人。
白云曦放下杯子,叹了口气终于沉声道:“二弟到是生了个不错的女儿,竟能左右朝廷官员升迁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