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有什么疑问的?一眼就能看出是低劣的仿品,这些专家啊,就是喜欢故弄玄虚。”秦夫子坐在座位上,端着手中的乾隆粉彩,上下打量,边看,边不屑的嘀咕道。
徐建一进内室,就看到坐在荔枝木长椅上的老人。
老人年纪应过七十,头发花白稀疏,脸上皱纹刻满岁月的痕迹,但是一双眼睛格外明亮精神。
“坐。”老人抬头看了一眼徐建,挥了挥手。
徐建“嗯”了一声,有些拘束的坐了下来。
刚坐定身,就听老人道,“小哥,请你进来,主要是有几个疑点,想问问,没别的意思。”
“有事您请说。”徐建应道,不过心里却暗自嘀咕,“您是专家,有什么事要问我?问吧,估计问也白问,我啥都不懂。”
心里正想着,就听老人轻轻咳嗽了一声,道,“这两个碗,不知你是否知道它们的来历?”
徐建微微摇头。
“嗯,我看碗上残留的土垢,应该属于出土的吧?”
徐建点头,“是的,无意中在山间发现的。”
“出土时间多长?”
“大概半个月左右。”
“那就是了。”老人若有所悟,道,“你这两件东西,有点了不得。如果所料没错,应是宋代的哥窑出品。”
“宋代?那是不是很值钱?”徐建一听,顿时惊讶得合不拢嘴,不自觉的问道。
“呵呵,你这碗,钱倒是值些钱,不过,它的研究价值远比收藏价值大。”
“那……”徐建没弄明白这话什么意思,什么叫研究价值比收藏价值大?
老人也看出徐建的疑惑,遂道,“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是它的窑址却一直是个迷。若是能确定你这两个碗就是“哥窑”的作品,那么对于确定它的窑址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徐建对研不研究没什么兴趣,他感兴趣的,是东西值多少钱,略微犹豫,说道,“老先生,您说的我不懂,我就想知道,它能卖多少钱。”
老人闻言,再次笑了笑,“年轻人,很实在嘛!关于它值多少钱,这也是我叫你进来的一个原因。”
顿了顿,老人继续说道,“要是拿到外面那些店铺去卖,你这两个碗应该能卖个七八万块钱。”
“七……七八万?这么多啊?”徐建惊讶的一下子站了起来,眼睛瞪得像牛眼睛一样大。
“呵呵,不多,不多。你若是将它委托给我们,放在七天后的拍卖会上竞拍,得到的应该不止这个数。”
“拍卖会?”
“嗯,我们区的拍卖会,每个月举办一次,届时将邀请社会各界古玩爱好名流参加,把当月发现的珍稀品进行公开拍卖。我们品鉴阁可以帮你代理参标,但是,要收取所得拍卖价的10%作为佣金。”
“10%的佣金?”徐建听到这里,心里有了点警惕。
“是这样的,你的物品正常拍卖,如果值10万块钱,通过我们的宣传和一些暗中操作,能让物品的成交价至少提高10个点,所以,我们拿的佣金只是我们自己赚的,并不会损害你的利益,相反,还能帮你赚得更多。”老人解释道。
“这样啊……只是,拍卖会时间太久,我现在急需要钱,等不到七天了。”徐建有些心动了,刚想答应,突然,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两天后家里的店铺面临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