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417章 和战场上没什么两样,攻其弱点便是!(求订阅!)(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这样的部队,似乎只能够在低烈度的拉锯战之中使用。

楚云飞只是就此阐述了相应的基础理念。

对于他们这些搞机械化部队的。

也仅仅只是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个基本的战术理念。

重点也仅仅只是找个由头,给他们寻个去处,又不显的敷衍。

对于机械化部队的建设和使用。

杜光亭也是有着自己想法,也可以说徐庭瑶这些人其实都是有一定想法的。

现如今的第五军主要装备的是苏联援助的装备。

装甲车就是十分脆皮的BA-6。

用于侦查的摩托车,是此前进口的德国宝马。

唯一列装的坦克型号是T-26轻型坦克。

一共八十辆,性能一般,但对抗日军的中型坦克也足以保证互相击毁。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

第五军自成立以来,除了豫东会战积累了一些实战经验之外。

基本上没有走上过战场。

这不代表着他们没有相应的作战经验。

恰恰相反。

第五军基本上都是伤愈归队的老兵组成,他们本身就具备着大量的实战经验。

在加上杜光亭本身就是练兵的一把好手。

精兵强将,铁马雄狮来形容这么一支第五军其实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至于机械化部队的战术使用方面。

楚云飞也只能够给予他们最为基本的一些建议。

会客室内。

楚云飞几人围坐在了一起。

而在他们的面前,则是轮训参谋们日常使用的战术沙盘。

在楚云飞的指挥之下。

怀来县城以北的那场反装甲作战战场情况。

很快便模拟了个七七八八。

代表着己方作战部队的棋子插在每一处阵地之上。

“如你们所见,其实这场以反装甲战术为基础的战斗,实质上仅仅只是因为准备的比较充分而已。”

楚云飞手中的指挥棒指了指岱岳车站的方向:“我们在后方核心阵地之前构筑了长达八公里的反坦克壕沟,并且将为数不多的反坦克火炮集中使用,确保日军的装甲部队无法撕开我们的防线。

“而一旦他们转换进攻方向,就会遭到我方迫击炮部队的炮击,虽然无法有效摧毁敌军装甲,但是可以较为迅速的清理他们伴随作战的日军步兵。”

“这种防御,我称之为梯次纵深与弹性收缩防御,建立在炮兵集群的基础之上以反坦克阵地为核心,以炮兵为主要杀敌手段,并且由我来进行实时的战术调整,以确保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所以才会勉强压制日军的进攻,才能够争取到围歼的机会。”

杜光亭等人其实什么都明白。

就是最后一句。

由楚云飞来进行实时的战术调整,以确保掌握战役的主动权。

这句话。

说实话,听起来还是十分迷惑的。

宁是怎么确保自己能够实时的战术调整的?

即便是楚云飞麾下的各个主力部队也没有奢侈到每个作战营都装备了一部无线电台的程度吧?

没给杜光亭等人思考这些的机会。

楚云飞接着便直接开口说道:“目前世界范围之内,装甲部队,机械化部队的运用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不管是德国人,还是苏联人都受制于目前的装备和技术发展。”

“只是对其打法和装备发展思路的视角进行推论。”

“肉眼可见的能够看到出一个共同点,那便是颇为依赖装甲的集中使用,以及制空权的掌握。”

“这两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

“现在东欧战场上的战斗已经基本上接近尾声,随着苏联人的入侵波兰,这个国家基本上已经没有咯反抗的余地。”

“我们就以德国人的闪电战举例,闪电战,其实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在战斗打响之前进行充足的战术欺骗,使得敌军放松警惕,进攻之时,空地协同下的垂直打击。”

“德国人装备了大量的战机,能够掌握战场之上的制空权,并且可以通过战术轰炸精准的摧毁敌军的指挥节点和交通枢纽。”

“他们的装甲部队组成的矛头可以做到日均推进三十到五十公里,以至于出现了没有时间搭理俘虏的情况,而伴随进攻的大量摩托化步兵甚至会因为装甲部队的突击速度过快而出现脱节情况。”

五军系的一群人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第五军虽然号称是第一个机械化军。

可实际上能够称之为机械化的,实际上只有第二百师一个。

甚至第二百师都有一些勉强。

全师仅有二百辆汽车。

其他的则是只有一百辆左右,更多的还是依赖人力、畜力。

在基础建设较差的农村地区,不太可能能够发挥出什么样的战斗力。

但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国民政府眼下的独苗。

楚云飞自然是能拉一把是一把,尽一点点自己的帮助。

“那关于五军目前所能够使用的装甲突击战术,楚长官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楚云飞点了点头:“首先是换装,轻武器方面的换装,淘汰掉破旧的汉阳造步枪,全部换成中正式。”

楚云飞清楚的知道第五军现在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战术的使用。

而是急需淘汰相对落后的轻武器。

汉阳造这种步枪就不应该装备在战役攻击军之中。

应当全部用中正式进行替换。

做好下限兜底,而后再考虑发挥上限。

二百多坦克装甲车听起来就知道数量不算多。

一次大点规模的会战都有可能消耗个七七八八。

只是在中国战场上会成为局部战役之中那股举足轻重的力量。

对于第五军的使用,国民政府也是秉持谨慎态度,尽可能的在未完全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不动用这支部队。

“进攻之时也需要集中使用坦克,并且用装甲车作为伴随突击使用的火力支援平台,以楔形突击的方式撕开防线。”

“以第五军目前的人员、装备情况来看的话,或许很难做到一天二十公里以上的推进速度,但面对日军二流、乃至三流作战部队之时,完全可以作为攻坚矛头来使用。”

“所以,对于这支部队最好的使用方法并非是王牌对王牌的作战,而是王牌对三流作战部队的碾压,以带动整场战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