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今日诸位和其他将领接触之时,有没有试探出来他们对于陆军整理计划的态度?”
楚云飞第一时间看向了方立功。
“黄维纲对于此事非常积极,认为陆军整理计划可以有效的增强各部队的战斗力,并且进行后勤方面的统一,只不过他认为在武器装备生产能力极为低下的情况之下,贸然进行整理只会影响到前线部队的战斗力。”
“他能够代表荩臣将军的态度吗?”
“能。”方立功重重的点了点头。
楚云飞回头示意:“鹏程,记录下来,张自忠将军所指挥的部队,可以作为后续调整之样板部队。”
“是!”
“样板部队?”
“这件事情等会再说,子强,孙长官那边怎么说?”
吴子强有些无奈:“孙长官表示自己现如今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他作为中央军旁系将领,以日军把他作为中央军部队自豪,又在山城那边得不到所谓中央军的待遇。”
“委员长那边似乎有夺他兵权的企图,所以现如今的孙长官很是痛苦和无奈.认为委员长很有可能是借着这次的整理,逼死他们这些杂牌军将领。”
楚云飞微微叹了口气。
他妈的。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牢蒋之前为了达成目的,手段过于低劣。
劣迹斑斑的名声想要做点事情,都非常难以推进下去。
若是以势压人的话。
不好意思,即便是在中央军精锐最多的九战区。
地方军的总兵力和中央军的兵力对比也是1:1。
这世界上最为痛苦的不是正确和错误之间的对抗。
而是正确和正确之间的对抗。
地方军明哲保身,从他们自身的角度来看没有任何的错误。
老头子强化中央集权,想尽一切办法来削弱地方军实力,又有什么错呢?
“川军那边表示坚决服从委员长之指示,愿意接受陆军之整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想要调往二战区,前来二战区作战。”
迎着众人的目光。
罗卫国叹了口气:“孙长官在五战区那边日子过得不是很好,桂系那边对他们排挤的厉害,汤长官和李长官二人之间的矛盾甚至不加以掩饰.”
“这件事情委员长不可能同意的,五战区之所以乱成这个样子,本质上就是他的放任,他需要有人牵制李长官”
黄焕然阴恻恻的说上了一句:“咱们的这位李长官,其实也是有想要当皇帝的意图的。”
这一句话瞬间唤醒了楚云飞心中的一些不好的回忆。
对于这位李长官,争议非常大。
即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
白健生与其也谋取过真正意义上的民国总统职务。
所谓的真假皇帝之说,也成为了影视剧形象之中的经典片段。
虽然是改变演绎,但这新桂系可是真干了。
楚云飞冷哼一声,当即一拍桌子:“自先总理革命以来,中国就不再会有皇帝,形式上的皇帝也不能有。”
“不管是李长官,还是委员长,谁要是胆敢骑在国人的头上当皇帝,我楚云飞第一个不答应!”
“还有这个什么狗屁行营,民主国家之领袖,用个狗屁劳什子皇帝行营。”
“也不知道校长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之中。
黄百韬此时恍然大悟。
在楚云飞身边这么长时间。
可终于让他摸清楚的了楚云飞的倾向。
一时间黄百韬轻松不少。
楚云飞缓缓舒了一口浊气:“我已经向委员长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委员长也已经答应了,这些什么狗屁行营都会进行裁撤。”
“在战区之上自设置相应监督管理机构,由委员长亲自负责,不再设置什么劳什子的行营主任,多此一举。”
众人面面相觑。
从来没有见过楚云飞发过这么大的火。
方立功出声劝道:“钧座.莫要动怒,最起码委员长听从你的建议不是?”
“不说这事了,还有一件事情要和你们说一下,就是美国人的那个整理计划,委员长跟我说了史迪威的初步方案”
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方案之后,楚云飞低头看了一眼手上的腕表。
而后侧头看向了一旁的方立功:“立功兄,我要去休息休息,准备明日的婚事。”
“好的钧座,这边会议交给我。”
“嗯”
楚云飞带着赵鹏程转身离开之后。
吴子强、钱伯均、罗卫国、黄百韬、孙铭等人面面相觑。
“伯均兄,什么时候见钧座发过这么大的火?”
钱伯均颇为严肃且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与钧座同生共死十余年,从未见钧座如此动怒过。”
方立功也是叹了口气:“既已扯下国民身上之枷锁,钧座又怎忍心国民再受封建专制之压迫?”
“为国家,为民族”黄百韬重复了一句平日里面的政治宣传口号。
一旁的罗卫国也是喃喃自语:“为百姓。”
吴子强目光坚定,右手握拳放在了桌子上,表明了自身的态度:“我相信钧座能做到,一定能,不管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是内部这问题颇多的国民政府,钧座肯定有办法。”
“我亦是一样,如果钧座办不到的话,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做到。”
孙铭若有所思:“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长官始终对延安方面有好感,始终对十八集团军多有照顾的原因。”
方立功也是接过了话茬:“是啊,红党为穷苦人办事,咱们民国最不缺的就是穷苦人,四万万民众,至少得有三万万的穷苦人家,这些不也是咱们要守护的万家灯火吗?”
钱伯均摇了摇头:“他们的理念确实不错,但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差了一些,何况山城方面对待红党的态度咱们也都清楚,能够维持现状已经是钧座尽力斡旋的结果,就这,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众人一怔。
似乎,钱伯均对于楚云飞现如今的做法不慎满意?
黄百韬无奈摇头,试探性的说道:“军国大事尽加之一人身,委员长乾纲独断,又何尝不是钧座口中的“新皇帝”?”
钱伯均转身就反对起了黄百韬的说法:“焕然兄,这需要一个过程,钧座已经在努力了,如果委员长实在听不进去正确的建议,到时候钧座自然会有办法。”
“伯均兄,什么是正确的建议。”
“钧座的建议肯定是正确的建议,不说别的,你看阎长官自从听了钧座的建议之后,咱们二战区,山西完全就是一副生机勃勃,万物竟发的迹象。”
“委员长若是听了钧座的建议.”
众人闻言也是哈哈一笑。
钱伯均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楚云飞让他干啥他干啥就是了。
无数个事实、无数个战例都足以证明自抗战爆发以来。
楚云飞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一件事。
他只需要跟在楚云飞的身边,坚定的执行命令,那就已经算得上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尽心竭力的做事。
转眼间,已经到了第二天清晨。
仅仅只是睡了四个小时之后。
楚云飞便起身打理起了自己。
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军装,穿上了崭新的进口马靴。
此时的楚云飞英气十足,硬朗无比。
“鹏程,帮我看看后面,怎么样,没问题吧?”
“回钧座,没问题。”
“弟兄们都准备好了吗?”
“都准备好了,您的父母以及族中长辈们也都准备好了。”
“那就走着~!”
婚礼的样式,更像是中西结合。
长治这边没有什么基督教堂,也没有什么合适的场地。
楚云飞便直接选择借用了县城中心的空地。
以及此前经常去听戏的酒楼。
空地之上。
司仪的人泼下了三道清醋。
不远处的八仙桌上的龙凤喜烛爆出个双芯灯花。
楚云飞骑着高头大马,下面的弟兄们则是抬着花轿停在了长治报社的前面。
翻身下马之后。
伴随着一声声的道贺之声。
宋文英在众人簇拥和引导之下,被楚云飞背到了花轿旁边。
“三书六礼明媒娶,八抬大轿锣鼓响~”
“十里红妆过长街~!”
“新娘,上轿~!”
仪式很长。
而在县中心场地之中。
地方士绅,军官们、家属,以及民众代表们站立的场地泾渭分明。
一颗颗的将星闪烁,导致整个婚礼看起来颇为肃穆且隆重。
尤其是那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
正是那国民政府的领袖,老头子。
在其身旁的,则是诸位战区司令长官。
其余的将领们基本上都是以战区为单位扎堆。
至于前来送贺礼的副官。
自然也是没有位置给他们观礼的。
道路两旁,站立拍照的记者们也在小声的议论:“这次的婚礼没想到居然是传统一些的中式婚礼,不过还融合了一些地方性的元素,还真是少见。”
“一场婚礼,半个民国名流,小半个国军名将尽数到场,这位楚长官的人缘也是极好的。”
“当年委员长的婚礼是否也如此的奢侈呢?”
“噤声,这位比起当年那位可是小巫见大巫了,不过这件事情可不适合谈论。”
有老军官拄着手杖满意的捋了捋胡须:“云飞的身姿,可比当年在黄埔军校的时候还要板正咧。”
钱兆友作陪在一旁:“张师,云飞兄可是我们黄埔最为优秀的学生啊。”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不知当年那批辞职的教官们,来了多少?”
钱兆友挡着嘴巴小声道:“也就您的身份适合过来,要是过来太多,委员长肯定会不高兴的。”
老军官叹了口气,微微点了点头:“这么说也对。”
“张师,委员长那边你呆会要不要过去打个招呼?”
“算了,我看邹主任也站在那边不远,我这个老头子就不要过去给他们添麻烦了。”
游街之后。
便是那一系列的婚礼流程。
祭祖,拜堂,敬茶基本上也算是走个流程。
让楚家众人认识认识这位新媳妇。
流程走完之后。
宾客入席。
军官们基本上被安排坐在了二楼包间之内,方便他们交流。
地方宾客则是坐在一楼、也方便亲信招呼
就这样,简单的和社会名流,记者们打好招呼。
并且安排好新婚通电之后的楚云飞。
第一时间快步走向了二楼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