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395章 欧洲剧变!毫无波澜,诺门罕战役的结束!(求订阅)(3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他一边期待苏联和日本人的边境战争,又担心苏联人赖着不离开。

也算是充分体现他这矛盾的一生。

林蔚和刘斐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

两人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之中。

其实表述的观点也是为了让常瑞元有着一些参考。

当两人聊起装甲部队运用的时候。

常瑞元忽然想起了现如今正在大同盆地上厮杀的双方。

其中的一方。

便是类似德国人这样武装部队的,并且运用几乎相同的战术。

只不过他们配属在一线的则是伪军骑兵。

他们的步兵部队,则是配属二线。

乘坐的卡车、以及少量的装甲车。

这样的部队,突击起来自然势不可挡。

那么,楚云飞所部为什么能够将这帮小鬼子死死的拦下。

并且进行围歼战的呢?

常瑞元眉头微皱,百思不得其解。

难不成。

此前晋北大战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就是因为楚云飞提前料到了日军会在二线部署装甲骑兵部队?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就有点可怕了。

瞎猫碰上死耗子这种运气,谁都有过。

出于谨慎,提前构筑防线也算是正常情况。

但像楚云飞这样提前做好围歼准备的,日军攻势受挫,直接转入围歼态势的仗。

在世界军事历史上,还未曾有过。

常瑞元站在原地,静静的听。

静静地等待着。

没多久。

王世和去而复返,他的手上携带着一份新的电报。

看着王世和脸上那挂着的笑意。

常瑞元心领神会,迈步迎了上去:“好消息?”

“天大的好消息.”王世和笑了笑:“伪蒙骑兵师准备反正、日独立第二装甲旅团现已遭到重创,目前正向北突围,预估击毁敌坦克车十二辆、装甲车十三辆。”

“目前已缴获日军运输汽车三十五辆、其余各类物资若干。”

“毙敌人数呢?伤亡情况呢?”

王世和解释了一句:“电报上说、因为战况激烈的缘故,所以没时间统计,他们现在的精力正在压缩日军占领区,围歼已经进入到了第二阶段,预估包围圈合拢的情况下,两天就可以将这几千头小鬼子尽数歼灭。”

常瑞元欣喜之余又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十四集团军那边的战况如何,为什么没听到他们的战果?”

王世和一怔:“楚云飞所部发来的电报之中没有提及。”

“没有提及?”

常瑞元来回踱步,眉头紧皱,察觉到了不太对劲。

刘斐和林蔚两人对视了一眼,心中已经有数。

之前楚云飞发电报,或多或说都会提及友军在这场会战之中的表现。

相对而言十分的客观,不管是表现的好,亦或者是表现的差。

总归是会捎带两句,内容相对而言言简意赅。

而现在,徒然之间没写十四集团军的表现

指定是有什么问题了。

片刻后。

常瑞元像是做出了决定一般:“去一封电报,询问一下具体情况..”

王世和停在原地,欲言又止。

见常瑞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

王世和这才出声:“职愚钝,电报是发给郭总座还是”

“发给十四集团军。”

“是!”

王世和转身离去之后。

来自九战区的电报接连不断的送到常瑞元等人的手上。

湘赣会战。

也就是第一次长沙会战。

在这个紧要关头正式打响。

“高安方向,罗卓英的预备队是七十四军王耀武所部?”

“是,他们此前因为南昌之战伤亡不小,目前勉强恢复元气,若是有更多的整训时间,战斗力或许有可能恢复至全盛状态。”

“南昌会战,罗司令长官指挥的不是很好。”

常瑞元有些担心罗卓英会为了证明自己,打法更加激进。

何况现如今的他除了指挥第三十二军、第四十九军之外。

还有位列统帅部直属战役攻击军的七十四军。

稍有指挥失误,便是伤筋动骨。

常瑞元犹豫了片刻之后,还是放弃了微操,只是下达了略微笼统一些的命令:“电令九战区,莫要贪功冒进,亦不可轻敌,依托有力地形,节节抗击,不以丢城失地为虑、当以杀伤日寇为要。”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

阎老西抬了抬架在自己耳朵上的老花镜:“这云飞是想让我挂帅出山,协调平型关一线的战事?”

“黄百韬和范汉杰两人目前正在平型关一线布防,谁主谁次还是要分个清楚的。”

阎老西点了点头:“这我自然晓得,只是我不明白是这仗,云飞是想要让谁立这个大功。”

“既然请您指挥这场防御战,自然是想要捧黄百韬。”

谢明面带微笑,将一杯茶水放在了阎老西的面前接着补充道:“范汉杰虽然此前因为福建之事不受委员长待建,但总归是胡宗难举荐。”

“另外云飞在电报之中表示,此前从十三集团军抽调的三个基干团,以及新编第十三师下辖的第十步兵团将组成预备队,也将由阎长官您来指挥。”

“既然如此,渝发,你先行一步前往五台准备,我过两日便出发”

“平型关一线,光是守军部队就有几万人、不至于三天内就被小鬼子突破了吧?”

谢明笑了笑:“那自然是不可能的,即便没有二十七军,黄百韬所部想来也是能够抵挡一阵。”

“范汉杰所部的第二十七军,再怎么说也是中央军嫡系主力,战斗力还是值得信赖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