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亮剑:从成为楚云飞开始崛起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232章 气可鼓而不可泄;日军大本营的的最新命令!(求订阅)(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日军方面在这个时间点他们哪里见识过八路军袭扰后勤补给线的打法。

宛如蝗虫过境一般,就是运输车的车轮子,他也能给你拆个一干二净。

所有能带走的东西,全部都带走.甚至连衣服都不会剩下。

谁听到之后都会说上一句,恐怖如斯!

其次。

第十四师团被全歼不可能是偶然。

汲取台儿庄战役的教训之后。

十四师团的步兵联队在南下之时一共五支,还配属了四支炮兵联队。

小四万人的规模,却在土肥圆贤二的电报之中指出轻武器火力远不如支那军。

重炮部队也遭到了压制。

这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随着十四师团被全歼。

土肥圆贤二的汇报绝不是空穴来风。

轻武器火力被压制,这在淞沪会战之时早有定论。

几乎所有参战的小鬼子指挥官都对国军的机枪火力记忆犹新。

而重炮部队居然会被国军压制。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寺内寿一的视角看来。

这势必代表着有第三国,乃至第四国出了大力气的援助。

那些在战场上出现的战防炮、以及自动枪。

经过情报部门的努力,他们追查到了这批物资的来源。

主要是通过香港入境,而后通过粤汉铁路运输。

这里面的物资,一部分来自中转国,是德国的售卖的军火。

这个还好说,他们此前就已经进行了抗议,目前德国官方已经开始了相关的禁运工作。

另一部分则是来自美国。

美国人援助国民政府的时候是不加掩饰的直接运抵。

这对于日军乃至日本弟国而言,

他们不想要在这个时候就招惹这头庞然大物。

寺内寿一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弟国还没有做好准备。

按照他们的思路,

应当是先征服中国乃至政府亚洲之后。

再和美国人对抗。

大量的美国援助进入中国,对于日本而言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

他们无法摸清楚美国人的思路,哪怕现如今的美国人依旧大量出口钢铁和石油给他们。

可问题是所谓的重炮部队.,.一丁点的消息和情报都没有。

寺内寿一不认为这样的部队不存在,而是愚蠢的特高科情报人员,军方情报部门暂时没能够获悉相关的消息。

最后。

鲁南、苏北、乃至华中、山西、浙北地区的国军部队都在发起攻势作战。

很明显,他们意图牵制华中派遣军,乃至华北派遣军第一军增派兵力。

比起国军部队依旧能够从后方征调兵员,源源不断补充兵力而言。

实质上,华北方面军已经是在苦苦支撑。

武器装备方面,还好一些,毕竟有东北兵工厂这样的庞然大物。

但他们的兵员,不管是新兵,还是预备役得补充都需要从国内征调,

而后运输越过海洋,登上陆地,再补充进部队。

如果不能够迅速结束战斗的话,那么豫东会战的前景堪忧。

第二军司令官西尾寿造被调往国内担任教育总监,只是大本营表达不满的第一步。

如果此战不能够取得大胜的话,下一个被奉调回国的,就是他这个华北派遣军司令官了。

十六师团指挥部。

在突破归德一线的防线之后。

十六师团长中岛今朝吾颇为谨慎的拟定了后续的作战计划。

比起寺内寿一意图全歼豫东兵团主力的打法。

中岛今朝吾的打法反而更加保守。

他不认为能够一口就吃下这二十万的国军主力。

不如一口一口的吞掉归德一线的主力,以及活跃在鲁西南地区的第三集团军、以及二十集团军一部。

即便只是歼灭八万的国军部队,对于当下的日军而言,已经算得上是一场大胜了。

毕竟,徐州会战声势浩大。

最后没能够成建制的歼灭任何一支国军主力部队..好好的围歼战,打成了击溃战。

徐州那么有利的态势都没能够打出歼灭战。

在豫东这样的地形又怎么可能取得比之之前还要辉煌的胜利呢?

“师团长阁下,根据航空兵部队的汇报.以及情报部门截获的敌军往来电报,第十四师团确系被全歼于兰封地区。”参谋长中泽三夫大佐快步走了过来,汇报了最新情况。

中岛今朝吾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之中满是杀气:“土肥圆君的错误做法让大日本弟国因此蒙羞,诸君..此战务必取得大胜。”

“哈依!”

说起来,混成第三旅团、混成十三旅团都是加强给十六师团的攻击部队。

实质上。

中岛今朝吾的进攻部队兵力达到了两个师团的兵力。

这还没算正在策应作战的第十师团、以及第十三师团。

参与鲁西南作战的一一四师团。

这场豫东会战,即便是有各战区的协助,双方的作战兵力也接近一比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林蔚、晏殊勋参谋长等人已经开始谋划相应的撤退行动了。

一直主张保存部队实力,保留有生力量,作战风格极为保守的刘斐将军一反常态。

反而主张继续打下去。

他的理由也很简单,日军也是连日苦战。

双方都在苦撑最后的五分钟。

谁能够继续坚持下去,便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刚刚取得兰封大捷的常凯申颇为认同这个观点。

只是,绝大多数的高级军官都认为应当缓缓向西后撤才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