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口,面对王大人的质问,楚世昭微笑着从怀中掏出一卷文书,高声说道:“王大人,各位大臣,这是和谈的详细协议。此次和谈并非我一人擅自做主,早在商议初期,我便飞鸽传书向朝中多位大人请教,诸多条款也是参考了各位大人的建议。”】
【说着,他将文书递给身旁大臣传阅:“这里详细记录了贸易往来的规划,以及对我大周长远利益的考量。和谈不仅能让边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还能通过贸易互通有无,增强我大周国力。”】
【部分大臣看了文书后,微微点头,态度有所缓和。】
【但王大人依旧强硬:“即便如此,殿下在和谈中给予草原部落诸多优惠,是否太过优厚?”】
【楚世昭早有准备:“王大人,如今草原部落因旱灾困苦,若我们此时不施以援手,待其恢复元气,恐又生战事。”】
【“给予优惠,是为了安抚他们,同时也能彰显我大周的仁德。”】
【“而且,从长远看,贸易带来的收益将远超这些优惠。”】
【可仍有大臣提出异议:“这只是殿下的一面之词,谁能保证未来的收益?”】
这一次推演,楚世昭虽然提前准备了文书作为论据,争取到了部分大臣的支持,但对于大臣们对未来收益的质疑,未能有效回应。
看来,下一步,还得准备一些更加充分具体的经济数据和案例分析,才能真正的说服这些高高在上的大人们啊。
【在城门口,楚世昭面对大臣们的刁难,先是呈上和谈协议文书,详细解释和谈的背景与意义。】
【接着,他拿出一本账册:“各位大人,这是我请户部官员详细核算的贸易收益预估账册。”】
【“以过往与其他周边地区的贸易数据为参考,此次与草原部落的贸易,预计在短期内就能使边关地区的税收增长两成,长期来看,对国内经济的带动更是不可估量。”】
【大臣们传阅账册,不少人露出惊讶之色。】
【王大人依旧试图反驳:“账册虽有,但世事难料,万一出现变故,这些收益都将化为泡影。”】
【楚世昭从容应对:“王大人所言有理,因此我已制定了完善的应对预案。”】
【“在贸易市场的管理上,会设立专门机构,严格监管交易流程;在应对突发情况方面,也储备了足够的物资和兵力,确保万无一失。”】
【此时,有大臣站出来支持楚世昭:“四殿下考虑周全,此次和谈或许真能为我大周带来新的机遇。”】
【然而,就在局面稍有缓和时,二皇子楚世仁突然出现:“四弟,你说得倒是轻巧。”】
【“可这和谈背后,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莫不是你想借此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
这一次,自己虽然利用数据和预案应对了大臣们对收益的质疑,但楚世仁的突然出现打乱了节奏,且对于这种恶意揣测,之前的应对策略不足。
看来,是时候给自己这个好哥哥找点事干了。
【城门口,楚世昭在应对完大臣们关于和谈的质疑后,楚世仁突然现身发难。】
【楚世昭神色庄重,大声回应:“二哥,您此言何意?”】
【“我一心只为大周江山社稷,为百姓谋福祉。”】
【“此次和谈,历经艰难险阻,我日夜操劳,只为给我大周换来和平发展的契机。”】
【“倒是二哥,在我为边关事务奔波时,您却在京城散布这些无端猜疑,不知是何居心?”】
【楚世仁脸色一变:“四弟,你不要血口喷人!我只是关心朝廷大事。”】
【楚世昭冷笑一声:“关心朝廷大事?”】
【“那二哥为何在我与草原部落和谈期间,不给予任何支持,反而在背后散布谣言,企图破坏和谈?”】
【“这难道就是您关心朝廷的方式?”】
【大臣们听闻,纷纷将目光投向楚世仁,眼神中充满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