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九十五章 皇帝手段:灭其国,毁其文字(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大同江以北为江北都督府,大同江以南为江南都督府,百济临海为滨海都督府,新罗在山中为东山都督府。”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陛下之意,是要永远不再出现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名字。”

“不错。”李承乾点头,说道:“灭其国,毁其文字,全面推行唐文,以文教治理四都督府,百年之后,便不会再有任何人记得那里曾经有高句丽百济和新罗的领地,只会记得,那里是大唐领土,自古以来都是大唐领土。”

“那里本来自古就是中原天下!”李义府站出,平静的拱手。

“呵呵!”李承乾笑了,点点头,说道:“此事李卿负责吧。”

“臣领旨。”李义府肃然拱手。

群臣看向李义府的眼神中不由得带上一丝钦佩。

这种话也能坦然的说出来,不愧是人猫。

“江北都督府,分三州,菟州,北菟州和东菟州。”李承乾稍微点点头,说道:“东菟州为江北都督府东部山区一带。”

群臣当中不少人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皇帝对于安东大都督府各地山区的重视。

“江南都督府分五州,平穰州,南浦州,清海州,中川州和高山州。”李承乾轻轻敲敲桌案,说道:“中川州为羁縻州,让安东大都督探查清楚,究竟有多少百姓,不愿意归附大唐,全部迁往中川州,重税重役少兵,多提防。”

“喏!”群臣肃然拱手。

他们已经清楚了皇帝的意思,不愿意归附大唐的,就逼在一州,以重税重劳役逼其造反,然后一举清洗。

“等个三五十年,若是他们屈服了,然后减免重负,让其归心大唐。”李承乾突然间停顿了下来,一个念头突然在他的脑海中闪过,他现在的做法,怎么有点像朝中对待河北和江南的做法。

先帝和高祖皇帝这么多对待河北和江南,不会也是在对他们进行驯化吧。

李承乾将这点记下,收回心思,继续说道:“滨海都督府分三州,滨海州,东川州和南川州,以东川州为羁縻州,东山都督府分两州,东山州和山海州,以山海州为羁縻州。”

富饶平旷之地多为大唐直属州,而地形复杂不易治理的地方多为羁縻州。

区别对待,分类而治,尽可能多的快的让一部分东岛百姓归入大唐,然后用他们来治理剩下的。

“至于更具体的州县划分,舅舅和吏部,兵部一起研讨。”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想要让东岛三国百姓人心归入大唐不易,朕的想法,是将那些最愿意归入大唐的百姓聚集在富饶之地,以他们为榜样,吸引整个东岛的人心。”

“臣等恭领圣训!”群臣肃然拱手。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继续说道:“朕的态度只有一点,那就是跟着大唐的,能吃饱能吃好,不跟着大唐的,去挨饿吧,朕相信,饥饿最是能够摧毁人心,或许不出十年,那些中川州,东川州和山海州的愚顽之辈,要么饿死累死,要么主动要求归附大唐,届时,整个安东大都护府,将再无二心之人。”

“陛下圣明!”群臣凛然拱手。

“退朝。”

……

武德殿中,整个安东大都护府的地形沙盘摆在东殿之中。

长孙无忌站在李承乾身侧,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想要让整个三国百姓最快融入大唐,必须要先彻底抵定高句丽的人心,而想要让高句丽人心彻底归附大唐,那么就必须要让他们对高宝藏最彻底的失望,所以臣希望能够将高宝藏送回平穰。”

“哦!”李承乾微微侧身,脸上带着一丝疑惑。

“臣在想,想要让东岛三国在礼法上,不被人挑出错来的归入大唐,那么必须要让高宝藏回去。”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说道:“让高宝藏在无数平壤百姓的眼中,赤膊坦胸,一手持王印,一手持户册,然后过大同江,将整个东岛三国全部献于大唐,献于陛下,将能最彻底的摧毁三国民心。”

李承乾手微微停顿,问道:“可以做到吗?”

“可以!”长孙无忌点头,说道:“臣和苏勖有所策划。”

“便按舅舅和姑父一起定的做。”李承乾平静的点头。

“另外,陛下,臣希望能将平穰城改名为安东城,如此天下再无平壤,再无高句丽,也再无百济和新罗。”长孙无忌重重的拱手。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看向沙盘,仔细斟酌着里面的利弊。

许久之后,李承乾才缓缓的摇头道:“舅舅的想法,方向是对的,但不能太急着进行,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俱灭,那么必然会有大唐的三国旧族利益受损,他们必然会聚集一处,谋划反唐。

所以以朕看,留下平壤,能让他们的注意更多在平穰身上,如此,反过来能抓住线索……

用个十年时间,将最冒头的这些人清理一批,然后便可以将平穰城改名为安东城。

让什么高句丽,什么百济,什么新罗,什么平穰,彻底在人们的记忆和历史中被彻底的遗忘。”

“陛下是不想让百官放松对三国遗族的警惕吧。”长孙无忌笑笑,随后点头道:“除非将东岛的贵族全部迁移到大唐,不然恐怕只有如此。”

李承乾转过身,走到长几之后。

长孙无忌在一侧坐下。

徐安上前奉茶。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水汽,然后轻叹一声道:“舅舅,朕对于一些事情的看法,可能与你不同。”

“请陛下示下。”长孙无忌神色认真起来。

“贵族迁移之事,始于秦,而盛于汉,杨广也多有效仿,这其中有利有弊,唯看所用时机。”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若是天下盛世多年,所用之地又是河南,河北和淮南,江南这样的富庶之地,此行无妨。”

长孙无忌点点头,他想的也是这样。

“但如同高句丽这样刚刚归附的地方。”李承乾摇摇头,道:“那些世家本身是地方支柱,虽然有些问题,但大体能够帮助大唐稳定地方,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在当地有家有口,有牵累,可若是将他们迁移走呢?”

“别人就会崛起。”长孙无忌一句话下意识的说出口。

李承乾点点头,眼神冷峻的说道:“那些有家室的老贵族是不可怕的,来回拉扯便是,最可怕的,是没有任何牵挂的新人,一旦那些老贵族被迁移走,那么新人崛起,一切就不可控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