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九十三章 金春秋死,新罗国灭(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高句丽的威胁没有了,他们不需要大唐了,自然也就不需要真德女王了。”李元昌嘴角不由得微微一抽。

“金春秋忍耐不住了。”李承乾轻轻摇头,叹声说道:“若是真德女王还在,一切后续还好些。”

李元昌微微低头,大唐之所以和新罗关系友善,一方面是因为战略大局的需要,大唐和新罗都需要彼此牵制高句丽来减轻自身压力,高句丽一弱,战略需求的关系没有了;另外一方面,是真德女王和善德女王和大唐的特殊关系。

在早年的时候,真德女王和善德女王曾经来过长安,有过一段时间的留宿宫廷……

大唐百姓自然以为是一段风流佳话,而在新罗,或许会被认为是一种耻辱,所以当双方需求关系减弱的时候,新罗就不甘心了。

所以,真德女王在平穰城刚破的时候,就死了。

“新罗有一统三国之志,他们最希望的,是大唐灭了高句丽和百济,然后新罗一统三国地界。”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这一点,当年刘仁轨去新罗的时候,就已经敏锐的察觉到了。”

李元昌和李慎神色同时肃然起来。

大唐打下来的领土,凭什么给别人。

所有新罗人都该死。

“从那个时候朕便开始做准备的。”李承乾摆摆手,道:“好了,不说这些了,今日叫王叔和十郎来,是因为有件事。”

李承乾举起酒杯,李元昌和李慎同时躬身举杯。

将一杯酒饮下,李承乾这才开口说道:“如今新罗灭国,只在指日之间,而一旦新罗灭国,百济灭国,朕需要有人替朕去一趟军前,安抚奖赏军中将士。”

“陛下!”李元昌和李慎同时拱手。

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这只是其一,其二者,东岛三国已灭,就有大唐的田地和矿山归入大唐,少府会从中抽走一部分,其他的,朝中便会有大量的世家涌入东岛。

在此之前,朕需要宗室提前一步进入东岛,一些肥沃的土地,除了朕和军中有功将士以外,要首先封给宗室,平衡世家。”

东岛三国灭国,朝中要迅速清点其中的利益,少府会代表李承乾率先抽走一部分,之后是户部和有军功点将士,再之后是大量的世家,还有宗室,但是,为了避免世家对东岛介入太深,李承乾需要宗室提前介入,进行制衡。

正好三国灭国,他可以提前派人前往犒赏军中士卒,所以让宗室收走一部分利益。

毕竟宗室收走了地方利益,李承乾轻易就可以收回,但想要从世家的手里收回田地,就难了。

东岛在李承乾转移天下矛盾的过程中,有极大的作用。

“陛下是害怕将来世家占据东岛之后,反而会成为祸患?”李慎有些明白了过来。

“朕是希望东岛能够更长久的成为大唐新的赋税来源罢了。至于说东岛生乱,”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哪怕到最后,真的有什么万一,朕只要派人锁死扬州,登州,平州和辽州,就算那些世家在东岛闹个天翻地覆,朕也不在意。”

李元昌和李慎一时间突然有股毛骨悚然的感觉。

以他们对皇帝的了解,皇帝有足够的力量控制住东岛三国的核心命脉,一旦锁死东岛和大唐本土的联系,那么剩下的,就是东岛本地的混乱和厮杀。

等他们杀够了,朝中再派人前去收拾残局。

这样反而容易许多,只需要杀就足够了。

这很皇帝。

这才是皇帝的行事风格。

“当然,朕是不希望东岛生乱的。”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东岛能够源源不断的容纳大唐新增的人口,同时也将世家大族的目光吸引过去,避免他们在天下间大肆的侵吞田地,同时,朕在严查的时候,世家也会因为东岛的利益会退让几分,这样天下才能清明。”

“陛下贤明。”李元昌和李慎同时拱手。

“好了,不说这些了,东岛的治理是一件长期的事情,不是说朕在这里泛泛而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需要每一项事务的认真解决。”李承乾看向李元昌和李慎,问道:“东岛谁去。”

“臣去吧。”李元昌微微抬头,看向李承乾道:“臣毕竟年长些,处理事情的手段可以圆滑些,而且说起来,苏勖和薛万彻还是臣的妹夫,臣在那边也还是有些薄面的。”

代皇帝东巡,本身就有权威,和地方主官关系良善,更能促进事情解决。

至于说其他的,在关键时刻,李元昌也能更狠的下手。

“便这样吧。”李承乾点头,说道:“王叔年前和各王府通好气,记住,要保密,仅仅是各王府,公主府就不要说了,先帮他们她住地便是,免得消息传入世家当中,我们要快他们一步。”

“臣明白。”李元昌认真点头。

“来饮!”

“敬陛下!”

……

月色之下,御辇在宫道上缓缓而行。

李承乾坐在御辇上,平静的思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