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八十一章 让陛下亲自来面对整个关陇门阀(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臣等领旨。”群臣肃然拱手。

“退朝。”李承乾直接起身,群臣肃然拱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

贞观殿中,李承乾坐在御榻上,提起细竹金笔,认真写道:“大道混成,先二仪而立极;至人虚己,妙万物以为言。粤若老君,朕之本系……”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这个时候从侧畔响起,随即来到了御榻之畔,一只青瓷茶碗被放在了御案上。

李承乾看到了握着茶碗的纤纤玉手,他诧异的抬头:“皇后。”

“陛下!”苏淑走到了李承乾的身后,轻轻的帮他捏着肩膀,低声说道:“臣妾听说嵩山封禅之事已了,所以来看看陛下!”

“呵呵!”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还是皇后最了解朕啊!”

放下手里的细竹金笔,李承乾将苏淑拉到身前,抱在怀里,头搭在她的肩膀上,轻声说道:“朕的第一次封禅,就这么草草的结束了,朕一手开启,最后又一手终结。”

封禅啊,这两个字又岂是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虽然朝中轻巧的用追封太上玄元帝君的事情,将民心引导了过去,但李承乾心中的遗憾却是根本没有多少人察觉。

当然,这件事情,本身就是皇帝一手开启,整个过程也全部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其中的目的,也是为了确保大唐在西突厥的布局。

一旦有成,大唐就能够将整个西突厥彻底纳入掌控。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那条丝绸之路。

“陛下封禅转追封玄元帝君,诸番那里反应如何,有没有感觉自己被戏弄了?”苏淑稍微抬头。

诸番国王使者的想法,才是这件事情唯一需要注意的地方。

“情况比预想的好。”李承乾忍不住的笑笑,说道:“虽然元祖是神灵之上的存在,三清之首,民间百姓倒还是能够分辨的出来,可是外族却分辨不了这么多,不过他们在知道皇室是神灵的后裔,反而更加的敬畏起来。”

三清是神灵之上的存在,但在外族的理解中,也是神灵之一。

当然,这多少和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脱不了关系。

“外族也认神,大唐皇室是神灵后裔,他们自然更加敬畏。”李承乾突然笑笑,说道:“当然,这不包括那些野心之辈,不过便是他们,恐怕也会窥伺一下元祖和道门在整个天下的影响,从而在洛阳安静的待下来。”

这便足够了。

“如此便很好了。”李承乾抱着苏淑,低声说道:“朝中的事情,皇后不用太担心,不管是东岛三国,还是西突厥,又或者是吐蕃,一切都在缓慢稳定的推进当中,总有一天,朕会真正的封禅嵩山的。”

“嗯!”苏淑点头,然后说道:“不说是封禅嵩山,便是封禅泰山陛下也可以的。”

“哈哈,这可就不容易了。”

……

尚书省,尚书左仆射官廨。

“弄的隆重些。”长孙无忌看着手下的都事将一杯茶递给褚遂良,这才继续说道:“有些话,因为孙伏伽的上奏,所以陛下没法说的很清楚,但追封太上玄元帝君,那毕竟是陛下的元祖,再隆重也不过分,更别说,还有无数外夷,神秘庄肃,才最重要。”

“国公放心,这些事情,只需要将封禅仪式转移过去便是了,加上道门的科仪,不会有问题的。”褚遂良微微拱手。

长孙无忌点点头,抬头看了一侧的都事一眼。

都事立刻拱手,然后倒退着从一边退下。

长孙无忌这才看向褚遂良,问道:“上次说的那件事情,登善,你考虑的怎么样了?”

褚遂良心中轻叹一声,然后看向长孙无忌道:“国公,下官想过了,便是莒国公真的致仕,中书令的位置也不会轮到下官。”

长孙无忌点点头,说道:“孙伏伽的机会不大,陛下要用他在门下省的职责,来控制天下监察事,所以最后可能对是吏部尚书阎立德,毕竟有刘德威的前列在先,而阎立德本身便是宰相。”

褚遂良微微低头,他知道,长孙无忌在盯着点的,一直都是吏部尚书。

吏部,这便是皇帝和赵国公这些年一直在争的东西。

从唐俭,到杨师道,到张行成,到现在阎立德四任吏部尚书,还有薛元敬,到崔仁师,柳奭,李乾祐,四位吏部侍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