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五十八章 杀大唐使臣者,灭国(第三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什么叫为吏治清明多做些事情?

难道不进行殿试,天下便吏治不清明了吗?

长孙无忌深吸一口气,说道:“臣以为可以。”

“好!”

……

太极殿中,一份份试卷被收起,一名名进士起身拱手,退出殿中。

烛光燃起,宫殿明亮。

“这些便是舅舅和英国公重新排定的前十人选。”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和李勣。

“是!”长孙无忌和李勣同时拱手,皇帝虽然重新定下殿试,但四十三个人的试卷他也不会亲自去看都是朝中诸位宰相每人看四五份后选出来的十份。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低头看向了手上的试卷。

第一名,范履冰。

咦!

李承乾心中轻咦一声,他之前怎没有看到,这一次科举竟然还有范履冰。

范履冰是前世北门学士的首脑之一,没想到他竟然也在这一科中举了,而且最后还能说服众人成为第一名。

李承乾轻轻笑了,然后仔细的看向范履冰的文章。

科举第一名范履冰,科举第二名李泾,科举第三名崔明远……科举第五名狄仁杰……

看完狄仁杰的试卷,李承乾心中轻叹一声,他已经多给了一次机会,但狄仁杰就是考不到前三。

或许这就是明经科的局限吧。

不过这样已经很不错了,起码科举第五,狄仁杰可以直接从县尉开始,他的试图,日后就要顺多了。

李承乾没有超拔的意思,人总是要历练,才能成才。

放下手里的所有试卷,李承乾看向一侧的侍中孙伏伽,说道:“孙卿,你是本朝第一位状元,这份名单,就由你颁布下去吧。”

“臣领旨。”孙伏伽拱手,然后从张阿难的手里接过奏本。

“陛下!”长孙无忌跟着拱手,问道:“敢问陛下,日后每年都有进行一次殿试吗?”

殿中群臣一下子又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淡淡的抬头,问道:“诸卿怎么看?”

“陛下!”李义府再度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此番科举之所以出事,是因为科举人数过多,被人钻了空子,臣以为日后不必明年如此,只有当科举人数录取过多的时候,再进行科举为好。”

这一次的科举,经过了殿试之后,科举进士的名次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

当然,这里面有家世的原因。

殿试最大程度去除了家世的影响。

有了殿试,日后寒门出头的机会将大大增加。

另外,这一次的殿试虽然绝大多数都在水平之上,但也有三人,明显是不够成为进士的水平。

皇帝科举当然没有舞弊,但这三人,吏部铨试永远不会过。

“英国公!”李承乾抬头。

“陛下,臣觉得可以!”李勣认真拱手。

“舅舅!”李承乾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想了想,拱手道:“臣以为可以。”

“好,便如此吧。”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目光从长孙无忌和群臣的身上掠过,说道:“今日到此,退朝吧。”

“臣等拱手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起身,从太极殿走出,坐在御辇上,然后朝甘露殿而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