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四十二章 有人私铸开元通宝,叫丘神勣来(第二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恒山就在河北。

李承乾还没有成太子之前,他的封地就在河北。

虽然说那个时候,他的封地是归他的父皇管理,但那终究是他和河北的牵连。

崔综有些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他躬身道:“陛下是天下之主,于河北百姓而言,是君亦是父,只有陛下,能让河北重归安定。”

“河北一直安定。”李承乾稍微纠正了一点崔综的错误,然后说道:“河北局面艰难,朕也只能一步步慢慢来,朕能做到让河北百姓一年比一年好,但没办法一口气解决所有的问题。”

“陛下英明圣德,虽尧舜亦不能及。”崔从沉沉叩首。

“好了,说说江南的事情吧。”李承乾走到了中央的长榻上坐下,然后看向崔综道:“岳丈此番去婺州,务必协助衢州做好春种之事,相关物资,朕已经让杜构从杭州调送,婺州只需要出人力协助便是。”

“臣明白。”崔综神色认真的拱手,说道:“崔寺卿已经之前有过交代,大理寺正崔玄籍会等臣到任之后,再启程北上。”

因去年婺州战功,崔义玄升任大理寺卿。

本来崔玄籍要升任婺州长史的,但李承乾直接下旨,升崔玄籍任大理寺正。。

但是却将崔鸾的父亲崔玄籍调任婺州刺史。

崔玄籍出身博陵崔氏,而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双方虽有关联,但也没有那么深。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事情既然安排妥当了,那么爱卿就启程吧,婺州那边还在等着。”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的说道:“朕最后只有一句话,今年秋,婺州的秋收必须保证。”

“臣领旨!”崔综微微起身,然后拱手道:“臣告退。”

“嗯!”李承乾微微点头。

崔综目光抬起,看向竹帘之后,神色认真的一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承乾看着崔综的离去的背影,神色严肃起来。

然而,如今朝中有崔敦礼这个兵部尚书,又有崔义玄这个大理寺卿,在定州还有个前吏部侍郎崔仁师,其他各方还有许多崔氏官员,尤其之前连续两年朝中的状元都是崔氏子弟。

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人很快就能走到李承乾的身边。

崔氏,在朝中的比重越来越重了。

李承乾转身看向一畔的岑长倩,说道:“传户部侍郎张大象。”

岑长倩和上官仪同时会意的起身,拱手道:“喏!”

等到两人走出船舱,李承乾这才转身走入到竹帘之后。

“陛下!”眼中含着泪花,一身淡绿色的崔鸾起身行礼。

李承乾走到短榻上坐下,拍了拍侧畔,崔鸾这才走到李承乾身边坐下。

看着因为离别而梨花带雨的崔鸾,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朝制,南官北任,北官南任,这是历来的规矩,多年来只有类似你的伯父那样,在战事,被特殊委任,才会到定州任职,可即便是如此,他这个定州刺史,今年就得调任。”

崔仁师任定州刺史,守定州仓,这是因为平穰战事而做的临时妥协。

有他在定州,整个河北都会安定一些。

如今平穰战事已了,崔仁师已经不适合再在定州待下去。

李承乾这一次去定州,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崔仁师调任辽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