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六百三十四章 天可汗(第三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每个人都是看了一眼卷轴之后,就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恭贺陛下!”

大唐开疆扩土,这不是什么大事,真正让这些外国使臣在意的,是大唐通过从高句丽身上割下来五百里地,从而快速体面的结束了这场战事。

从先帝太宗皇帝贞观十五年开始,到如今已经是永惟五年了。

整整十年过去了,这场牵连大唐太多精力的战争终于了结了。

这意味着大唐从今日开始,开始收回力量,然后虎视四方。

众人在恭贺的同时,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沉重。

自从永惟元年破吐蕃以来,这是大唐新皇第二次对外战争的胜利。

或许没有灭国之战那样的令人心惊,但是他这种一步步稳扎稳打的手段,更令人畏惧。

……

张阿难在殿中走了一圈,然后重新走上御榻,将盟约卷轴放在了李承乾的御案上。

李承乾轻轻点头,放下手里李勣的奏本,然后看向群臣道:“大战了结,英国公上奏说,明年四月,大军开始从平穰城撤军,之后,在明年年底,他会带着高句丽王,百济国公,还有新罗国王,一起到长安朝见,鸿胪寺卿做好接待准备。”

“臣领旨!”鸿胪寺卿李义表站出拱手。

“大军归朝,奖赏是少不了的,户部和兵部负责核验军功,同时准备钱粮土地,赏赐诸将士。”李承乾轻轻敲敲御案。

户部尚书阎立德,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拱手:“臣领旨。”

长孙无忌站在一侧,微微皱眉。

他是对皇帝最了解的人,皇帝敲了三下御案,让长孙无忌听出了其中一些不一样的味道。

“高句丽江北都护府归入大唐,列入安东道,定菟州。”说到这里,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诸卿,那里原本是大汉玄菟郡的地方,如今总算是被朕给收了回来。”

“恭贺陛下!”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他们都知道,如今的平穰战事虽然了结,但整个高句丽的事情还没有结束。

只有等到将来某一天,东岛三国彻底灭绝了,这一战才算了结。

“传旨,以安东道行军大总管、安东道安抚使、尚书右仆射、英国公李勣,检校安东都护府都护,检校菟州都督,菟州刺史,负责菟州安定诸事。”稍微停顿,李承乾继续说道:“以中书舍人刘仁轨检校任菟州都督府长史,协助英国公处置菟州之事。”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臣领旨。”

殿中群臣齐齐躬身,不少人都能看的出来,一旦李勣离任,那么下一任菟州刺史,一定就是刘仁轨。

“还有你!”李承乾转身看向跪倒在地上的段宝玄,然后笑着说道:“段卿一路辛苦,朕今日高兴,加上以累有军功,今日升左屯卫中郎将,回家休息几日之后,便替朕守几日承天门吧。”

“臣叩谢陛下的大恩。”段宝玄忍不住感激的沉沉叩首。

军功升官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情,但是,替皇帝守卫宫门,这才是皇帝最大的信任。

段宝玄是故褒国公段志玄的族侄,段志玄是秦王府旧将,当年玄武门的功臣之一。

段宝玄当年做了皇帝东宫的千牛校卫,便是看着段志玄的遗泽上,后来一路升左千牛卫郎将,到现在的左屯卫中郎将,便是他自己的能力和功劳了。

还有皇帝的任用。

殿中不少段志玄当年的同僚,不由得轻声感慨。

李承乾对着段宝玄点点头,说道:“好了,先站立一旁。”

“喏!”段宝玄起身,然后在诸将最后站了下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