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五百八十章 暴君,李承乾,你就是暴君(第一更)(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陛下!”杨思讷肃然拱手站出。

李承乾没有看他,直接问道:“告诉他,诬告谋反,当判处何罪?”

杨思讷拱手,道:“唐律,谋反为十恶之首,本人处斩,父子连坐绞刑,亲属、部曲等流放,故,诸诬告谋反及大逆者,斩;从者,绞。”

李承乾看向李弘泰,平静的说道:“你刚才说,若是诬告,你愿意受千刀万剐之刑,朕觉得千刀万剐之刑,你这种人还配不上,来人。”

两名浑身重甲的禁卫上前拱手:“陛下!”

“将人押出去,拉到端门之外。”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平静的说道:“杖责三百棍,一棍也不许轻,一棍也不许少,打满三百为止。”

李弘泰猛然抬头,惊愕的看着李承乾。

三百棍?

一百棍就足够将他打死了。

三百棍,这是要将他的骨髓都要打烂了敲碎了吗?

两名禁卫上前,冰冷的战甲左右直接夹住了李弘泰,让他丝毫动弹不得,然后夹起来就往外拖。

“暴君,你个暴君。”李弘泰终于回过神,无比惊恐,但又愤怒的盯着李承乾怒骂道:“李承乾,你就是暴君,大唐一定会在你的手里灭亡了,一定会的……”

看着被远远的拖走,但依旧在不停怒吼的李弘泰,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可怕。

他的目光扫向殿中群臣,群臣不少人的脸上都有要劝谏的意思,但是这个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说。

李弘泰诬告长孙无忌谋反,所为的,可不仅仅是诬告,他真正要的是诛心。

现在,他反过来被皇帝诛心了。

现在劝谏皇帝宽恕李弘泰,哪怕只是斩首,恐怕都有和李弘泰勾连的下场。

见终究还是没有说话,李承乾这才淡淡的点头道:“诸卿,朕登基两年,虽然偶有小患,但朕自觉天下还是安定了,百姓也还算归心,朝中的群臣也都是忠心尽力,现在看来,朕还是错了啊!”

群臣身体不由得一寒冷,随即齐齐拱手道:“臣等无能,请陛下责罚。”

李承乾抬头,神色冷冷的说道:“这个李弘泰,他的背后一定有人,那份路引太真了不是随便什么都人都能伪造出来的。”

群臣脸色一沉,李弘泰的背后不是有人,而是有一整个势力。

“朔方郡公!”李承乾直接点名。

“陛下!”右千牛卫薛孤吴仁站出拱手。

“卿恐怕要在洛阳多待一段时间了,好好查一查这个李弘泰的背后,究竟有什么人?”李承乾的眼神眯了起来。

“喏!”薛孤吴仁肃然拱手。

李承乾再度看向殿中群臣,冷声道:“天下不安,诸卿便需更加奋力,从今日起,尚书,中书,门下,吏部,户部,刑部,兵部,工部,礼部,对于天下各州上奏的公文要仔细核查,严格勘验,加强监督,不要被地方州县所欺,要更加用心尽责。”

“臣等领旨,必不负陛下所期。”群臣齐齐拱手,神色认真。

李承乾淡淡的点头道:“退朝。”

“恭送陛下!”

……

夜色深沉。

杨思讷有些疲惫的走入内堂,不耐烦的问道:“人呢,怎么这么冷冷清清的?”

沉重的脚步声突然响起。

杨思讷瞬间惊醒,看向内殿,就见一名身材削瘦,面色淡漠,带着一顶黑色璞帽的五旬男子平静的从内室走出。

杨思讷猛然跳起,然后赶紧拱手道:“大兄,见过大兄。”

晋州刺史杨思谊走到了短榻上坐下。

杨思讷这才回过神,拱手道:“大兄怎么到洛阳……今日的事情是大兄做的?”

看着小声惊骇的杨思讷,杨思谊淡淡的抬头道:“皇帝在洛阳掀了我们家的底,为兄自然要回应一二。”

杨思讷惊骇的看着兄长杨思谊,随即他苦笑的在一旁坐下,同时说道:“恐怕要让兄长失望了,陛下远比你我想象的要厉害的多。”

今天发生在朝堂上的事情,所有的一切对杨思讷冲击极大,甚至他有股皇帝难以匹敌的感觉。

“我知道。”杨思谊淡淡的点头,说道:“利用李弘泰来挑拨皇帝和长孙无忌关系的手段,被他一眼就看透了,但是,三郎,你若是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就不会这么悲观了。”

“啊?”杨思讷茫然的看着杨思谊。

“皇帝之所以这么快就反应过来,说明在他的心底,其实很早就已经在防备长孙无忌。”杨思谊抬起头,低声道:“只不过相比于忌惮,皇帝更加着重于保护,他在保护长孙无忌,可想而知,他早就意识到了长孙无忌的威胁。”

“可是,阿兄!”杨思讷回过神,看着杨思谊道:“阿兄,正是因此,我们的计划很难进行下去。”

杨思谊看着杨思讷,淡淡的说道:“三郎,你啊,总是太急。”

“请阿兄指点。”杨思讷认真拱手。

“我们是世家,自然要从长远看问题,这一次不行就下一次,以我们的底蕴,经受得起一次失败。”杨思谊轻轻敲敲桌案,说道:“但是失败,一定要收获,起码,我们看到了皇帝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陛下看样子是继承了先帝之能,手段不凡,为人谨慎,人心归附,怕是难以撼动。”杨思讷说完,不由得轻叹一声。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