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九十六章 皇帝遇刺,长安戒严(第一章)(2 / 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他前面的例子只有一个,那就是皇帝。

皇帝究竟是以怎样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维持天下的秩序,这是李承乾真正需要去了解和掌握的。

魏征是他唯一可以学习的老师,而且最重要的,是魏征对太子有好感。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这一幕,神色闪过一丝深沉,然后轻轻点头道:“朕走之后,长安就交给太子,诸卿辅佐,关中,陇西,剑南,还有安西四镇要仔细治理,吐谷浑,吐蕃,西域和草原也要盯着,一旦有事,即刻呈送洛阳。”

“臣等领旨。”李承乾,魏征,侯君集,李大亮,郑神通等人齐齐拱手。

“诸卿,今年一切妥当,明年我们便一起登泰山,祭祀上苍。”皇帝大手一挥,神色兴奋。

封禅泰山,他等的太久了。

……

“什么,父皇遇刺了?”

黑暗中,李承乾猛然从床榻起身,一旁一身金绿色短襦裙的苏淑同样惊讶的抬头。

李承乾侧身摆手,轻轻按住苏淑的肩头,低声说道:“放心,父皇没事的,你先休息,你现在有身孕,不要乱动。”

苏淑略微犹豫,有些担忧的说道:“那殿下小心。”

“嗯!”李承乾立刻起身,披上外套走出了承恩殿。

夜色稀薄,黎明未起。

内侍提着灯笼,带着李承乾走到了承恩门下,“吱呀”一声,承恩门彻底打开。

“殿下。”站在承恩门外的李安俨,贺兰楚石,还有通事舍人来济。

李承乾目光扫过李安俨和贺兰楚石,最后看向来济,面色冷冽的问道:“来舍人,究竟是怎么回事?”

“回殿下。”来济面色凝重,拱手说道:“就在刚才,有禁军卫士从骊山乱回,言及温泉宫生乱,有厮杀之声。”

“人呢?”李承乾脸色冷肃起来。

“武阳县公已经将人押送至承天门下。”来济立刻拱手。

李大亮,武阳县公,左卫大将军。

皇帝东巡之后,以李承乾监国,魏征辅政,李大亮统帅内外诸军。

“郑国公呢?”李承乾神色焦急的往外走。

来济跟上,同时说道:“已经让人去通知了,两刻钟就能抵达承天门。”

……

皇帝东巡,太子承天门下监国理政。

然而现在皇帝刚刚离开长安不过三天,就发生了遇刺之事,所有人都汗毛顿时竖了起来。

“昨夜丑时三刻,军中大惊,温泉宫有火光闪烁和厮杀之声,后来又有禁军下山杀人,军中慌乱,不少人都四散了出去,小卒便回了长安。”一身黑色锁子甲的士卒,跪在承天门下,面色惶恐。

“军中营啸是难免的事情,如此,你先到左卫官廨待着,有事,会有人叫你的。”魏征安抚了一下士卒,目光看向左卫中郎将郑仁泰。

郑仁泰立刻拱手,然后拍了拍士卒的肩膀,士卒立刻跟着郑仁泰的亲卫一起离开了承天门。

李承乾看着这一幕,转身看向魏征,微微躬身,认真的问道:“魏相,此事该如何处理?”

魏征平静的抬头,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接下来打算如何做?”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深深的看了魏征一眼,然后沉吟着说道:“现在最重要的,是要弄清楚骊山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

魏征微微点头。

“要派人去看。”李承乾抬头,看向一侧的李安俨说道:“家令算一个。”

“喏!”李安俨认真拱手。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最后他终于抬头道:“太子少詹事算一个。”

一侧的左卫大将军李大亮忍不住的看了过来。

东宫那么多人,太子詹事于志宁,太子率更令长孙祥,太子仆独孤打包,但是太子却只选择了太子少詹事张玄素,为什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