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想,那杭州肯定要去的,不去那是不行的,赵枢威名在外,谁不去,那就是不给赵枢面子,这个面子谁敢不给?
于是路上三三两两,三三两两,他们陆陆续续就上路了。
这一路上,经常碰见马车,相互一问,都是去杭州的,这一下这些人不由自主的就慢慢结成了一个小团体,小圈子。
这边一个圈子,那边一个圈子,相互合计着怎么对付赵枢,大家统一说辞。
这其中很明显分为了两派,一派是打算破财消灾,这一派以张明启为代表。
张明启他们看的比较开,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宁愿损失钱财,也要确保生命安全。
有命才有希望,有命以后才有赚金山银山的可能,没有命,一切都等于零,没有命,家里十座一百座金山银山自己也享受不到。
而另一派则是孙德旺为代表,这一派的人比较多,毕竟商人惜财,只要刀不架在脖子上,你问他有钱没钱,那肯定是没有没有,打死也没有。
所以这一派的人基本上占到了七成,这些人越来越多,底气自然就越来越足,他们抱定了法不责众,众怒难犯的道理。
他们心说万一赵枢要他们捐钱捐粮,他们是打死也不捐,大家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很多人的家里还有当官的,亲戚关系复杂,和当朝宰相尚书有亲戚的也不少。
他们可不相信赵枢敢把他们怎么样。
很快,这些人就聚集到了杭州。
对于他们的到来,赵枢很高兴,这些人那是来给自己解决问题的。
所以赵枢对他们表示欢迎,还热烈的为他们举行了一个欢迎仪式,把一些饿的吃不上饭的百姓叫过来,搞了个欢迎仪。
并且还让十几个面黄肌瘦的小孩子,给这些张明启,孙德旺他们送花,感谢他们的到来。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换源app,.huanyuanapp 安装最新版。】
对于这样的欢迎仪式,张明启、孙德旺他们心里是很鄙夷的,一来欢迎自己的都是些穷苦的老百姓,穿的破破烂烂,脸上脏兮兮,没有勾栏馆里面的歌姬好看。
二来欢迎仪式搞得这么多人,这么大阵仗,这更加说明赵枢请他们来,那是有大事,并且就是跟旱灾有关,要不然,怎么轮到这些老百姓,还有那些瘦不拉几的孩子给自己献花呢?
之后又等了一两天,等到差不多将近一千号商人全部到齐,这也就差不多了。
这些人那个个都是地主,乡绅大户,有钱,所以他们在这杭州那也是带起了一波消费的热潮。
不过赵枢对这个也不感兴趣,人都到齐之后就把他们都叫了过来,请到了王府。
这乌泱乌泱一千人,就跟召集老鼠崽开会一样,确实场面不小,赵枢看着他们,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便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