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侠骨照银枪

首页
日/夜
全屏
字体:
A+
A
A-
第十一章 沧海月明珠有泪(2)(1 / 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醉酒的汉子惹不得,尤其是还会些武功的。

被人嘲笑他蹩脚的汉语,醉汉勃然大怒,拔出刀来晃来晃去,嘴里叽里呱啦地说了一通。

“客官啊……”店小二苦苦哀求道:“这位爷惹不得,惹不得啊……”

凌楚瑜若无其事问道:“他刚才说了什么?”

店小二支支吾吾道:“他……他问候了您家人……”

凌楚瑜将一锭银子拍在桌上,道:“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也替我问候一下他的家人。”

“这个……”店小二有些为难,道:“客官,您就别为难小的了,这银子只怕有命拿,没命花呀。”

凌楚瑜将银子拿回,笑道:“人各有志。”然后学着刚才那醉汉的话,一字不差的还了回去。客栈内顿时鸦雀无声。

他自幼博闻强记,沿途也听了一些当地话,有些和汉语发音有些相近,虽不知什么意思,但听多了,要复述出来倒也不难。

醉汉听罢,目露凶光,挥刀便要砍了过来。凌楚瑜右掌穿出,拍在醉汉胸口,砰地一声,落在一丈之外,昏了过去。

客栈内哄堂大笑,这里偏处塞外,往来商客都是身怀本领之人,常发生斗殴,也见怪不怪,又自顾喝酒起来。

凌楚瑜将酒饮尽,正要离开,却见一个书生模样的男子又来,右手提着一壶酒,笑道:“兄台,可否占你一角?”

这书生本来是坐在东南角的一方桌上,凌楚瑜猜他来次定有目的,道:“我酒喝完了,这桌子让给你。”

他不想牵扯太多,刚才出手也是为了震慑这个客栈内那些心怀不轨之徒。

那书生急忙劝阻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这才喝到哪跟哪。我见兄台气度不凡,故而想结交,兄台今天喝多少酒,都由在下请客。伙计,上酒。”

凌楚瑜听他儒酸味颇重,但也豪气,道:“我从不喝陌生人的酒。”

那书生道:“在下方廷满,甘州人士,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凌不易!”

书生笑道:“凌兄,如今你我已相识,可共饮一杯?”

凌楚瑜微微一笑。

店小二将酒送上,凌楚瑜又叫了十只粗碗,皆一一斟满,道:“这十只碗见空之前,你可以畅所欲言,”

书生听罢拍手,道:“果然爽快!”但见凌楚瑜端起便喝,他说道:“河西敦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咽喉锁钥,是中原和西域商客往来要冲,商人们在此交易丝绸、瓷器、珠宝和骆驼,但有一样也极为珍贵,兄台可知是什么?”

他本意买个关子,让对方猜上一猜,但凌楚瑜并不理会,在书生说话这会,已连喝六碗,书生急了,忙接着说道:“是丹青。敦煌乃中西交汇处,文化汇聚,其中丹青技法取中西所长,自成一派。自北魏开始,风格迥异,既有注重色彩花纹的西域晕染风格,又不失中原劲细线条勾勒的美感。尤其是壁画,线条秀劲流畅,色彩鲜艳,是不可多得的宝贝。”

当一声,十只粗碗摞得齐整,凌楚瑜将酒渍一抹,道:“多谢!”

这区区一些壁画丹青,还勾不起他的兴趣来。

书生见他就要离去,急忙道:“兄台,我欲前往敦煌,重金求购,但沿途多有马贼,希望兄台助我。”

凌楚瑜道:“区区一副画,能值多少?”他从小见过名画也不少,能值千金的少之又少。这西域壁画虽独树一帜,在中原极为罕有,但说要重金求购,又不是名家之手,却有不值。

书生从宽大的袖口中取出一画轴,双手递上,道:“兄台,这是一幅临摹之作,请过目。”

凌楚瑜接过展开,三尺长的宣纸上,在一片沙漠尽头,是汪洋大海,天上一轮明月照耀,尽显独孤深邃之意。这沙漠和大海本就自相违背,不能共存,但是这一轮圆月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不显突兀,反而让人有中绝望中仍然充满期待的感觉。

凌楚瑜为之一震,虽说是一幅临摹之作,但能中画中看出笔力极为深厚,秀美又不失大气,强劲又不失柔美,将这孤独和希望并存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